缩略图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实施研究

作者

俞圣玲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弘毅小学

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现状

国家颁布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生要遵守的行为,结合其中相关规定制定教育计划并实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但现阶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实施情况值得关注。结合我校实际,总结当前我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在集会与出操方面,部分学生纪律意识薄弱,表现为集合拖拉、队伍散乱,甚至在升旗仪式或广播操过程中交头接耳、动作敷衍,影响整体秩序。路队排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规范性不足,如上下楼梯不靠右行、放学路队松散、随意离队等,不仅降低效率,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用餐礼仪方面,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餐前不洗手、挑食浪费、就餐时大声喧哗,甚至随意丢弃食物残渣,影响食堂环境卫生。在文明行为方面,部分学生存在公物爱护意识薄弱、课间追逐打闹、见到师长不主动问好等现象,反映出礼仪教育和集体意识的不足。

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良的原因分析

笔者综合分析后归纳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层面的教育差异性。学校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虽有明确的行为规范,但没有一个持续的发力点,往往都是“东打一枪西打一枪”,对行为规范的培养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的训练和持续性的关注。班级管理中也存在差异性,不同教师对行为规范的要求宽严不一,导致学生规则意识模糊。在具体场景中的反复强化和细节指导可能不足,导致学生规则标准弱化。与此同时,部分教师简单的说教和惩罚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体验式、游戏化教育手段应用不足,难以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2. 学生个体层面的多样性。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力较弱,规则意识尚未完全建立,易受情绪和同伴的影响而忽视规范。再加上社会环境中不良行为的隐性影响以及同伴之间的模仿效应,也可能间接导致一些不规范行为的出现。

3. 家庭层面的教育缺失性。部分家长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在当前社会大环境成绩至上的风气冲击下,他们只卷孩子的成绩,缺乏对孩子行为规范的引导;部分家长行为示范不足,自身礼仪习惯欠佳,孩子易模仿此类行为;也有部分家长认为行为规范是学校的责任,未能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使行规培养出现“ 5+2=0 ”(5 天学校教育被2 天家庭环境影响抵消)的现象。

三、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落实策略

为了切实提升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质量,学校要密切结合实际情况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优化行为规范教育的形式。行为规范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次,更不能沦为口头说教,而是要以小学生喜爱的方式与其日常生活学习充分融合。在明确这一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和实际需求设计多种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养成某种良好行为规范的迫切性与必要性。比如设计“行为规范闯关赛”,将整理书包、排队借书等日常场景转化为趣味关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积累“文明勋章”,在竞争与合作中强化习惯意识。还可利用校园广播开设“好习惯小故事”专栏,让学生讲述身边的规范行为案例,使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主动接纳并践行。

其次,实现和家庭教育的密切联动。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之间达成一致意见,针对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人员在此过程中要扮演主导者的角色,要负责分析学生的行为规范情况而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针。家长要充分发挥配合的作用,一方面及时上报小学生便于辅导员分析学情并制定方针,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学校的教育计划和请求。可建立“家校行为共育手册”,每周标注需要重点培养的行为目标。针对个别行为偏差的学生,可组建家校一对一沟通群,共同分析成因并制定个性化方案,确保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方向始终一致。

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非常薄弱,对他人有很强的模仿性。在小学的校园环境中,学生经常模仿的对象是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深刻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如果教师表现的是积极的一面必然对学生产生积极引导。对此,教师要和学生相互学习监督,坚持以德服人。比如,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文明就餐,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自身文明就餐,而不是随意聊天。辅导员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这种负面的行为发生,首先按照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及相关要求提升自己,然后再对学生开展教育指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内容。优化行为规范教育的形式并提升教育质量对培养良好的时代青少年非常关键。因此,在未来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科学方法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塑造优良的学校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 许子欣 . 数字孪生技术在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市七宝实验小学为例 [J]. 现代教学 ,2025,(08):25-29.

[2] 王安生 .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对策优化环境 ,强化养成[J]. 大众投资指南, 2019,(05):252+255 .

本文系浙江省诸暨市 2025 年度教科规划立项课题《全员合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立项序号 ZJZ202513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