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研究

作者

王潇

新泰市羊流镇羊祜实验小学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方案(2022 年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提出“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这一理念的实现不仅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还能引领学生语文素质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探索“教学评一致性”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范式。基于语文教材编写结构,教师应聚焦单元大概念,全面整合教学内容。依照课标要求,拟定整体学习目标,创建多维任务支架,落实评价标准,使教学过程相互衔接,形成有机整体,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一、教学评一致性统领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性

(一)优化设计,开拓教学局面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及时回应“教什么、怎样教”,“学什么、怎样学” “评什 么、怎样评”等问题,促进语文课堂转型升级。它要求教师锚定可观测、可操作的学习目标,使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协同推进,让每一个环节都服务于学生。另一方面,在“目标引领→任务实践→评价改进”的良性循环下,学生逐渐从“接受者”转变为“建构者”。

(二)指向素养,推进素质发展

新时代语文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评一致性”突破传统教学框架,以目标为点,串联教学、学习、评价三要素,实现动态协同。在渐进式引导下,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精准对接核心素养的具体维度,即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通过嵌入式评价,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关联知识,呈现结构化特征,奠定坚实的欲望根基。

二、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建构路径

(一)研读教材结构,靶向单元主线

一般情况下,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教学评价常常处于独立状态。如何促进三者紧密结合,是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主题点不凝练,教师需要全面解读教材,高度提炼和概括核心要素,转化单元主线,为教与学提供枢纽。

小学生普遍缺乏学习自主性,要想使其保持浓厚的探索兴趣,关键在于站在更高维度,深度整合文本,形成激趣性主题点,吸引课堂注意力。“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直观揭示人文主题,整合三篇课文,即《鲁宾逊漂流记》《骑鹅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及“口语交际”——阅读一本书,“交流平台”——围绕人物评价展开交流。“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外国名著《爱丽丝漫游奇境》。语文要素囊括两个方面,即阅读: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围绕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习作:学习写作品梗概。由此可知,本单元着重训练学生的概括、评鉴与表达能力。根据小学生认知规律,紧扣“冒险与成长”题眼,创建“痴迷·追寻”学习背景。

(二)围绕核心概念,搭建学习任务

设计符合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是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策略。以往,很多教师被束缚于“讲—练”课堂模式,整体气氛降至冰点,导致学生难以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并且,整个学习路径划分不清楚,呈现碎片状态。鉴于此,秉持内容结构化原则,注重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以学习任务群为链接点,力促教、学、评三者保持高度一致,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下探究单元内核。

本单元囊括精读、略读课文,聚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主张实现课内外联动。基于此,抽取阅读、习作核心要素,搭建学习任务支架,引领学生深度探究。

模块一:整体感知,建立梗概。绘制“冒险记时间轴”,全面概括每一节点的事件。评价要点:是否完整呈现关键内容,语言是否简洁。例如“海上遇难→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模块二:对比阅读,分析人物。比较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的成长轨迹。评价要点:结合具体情节说明,逻辑是否清晰。思考鲁滨逊“孤独生存”、尼尔斯“变形冒险”、汤姆索亚“冒险探洞”,哪一种人生经历更能体现“勇者成长”,从困境难度、心理变化、行为影响等角度论证。

模块三:读写结合,学写梗概。选定课文片段,练习概括,修改完善梗概要素。评价要点:抓住核心事件,详略是否得当,语言是否连贯、主题是否凸显。

模块四:推介名著,畅谈理由。自制“名著阅读推荐卡”,发起小组共图计划。评价要点:突出作品的特色,是否激发阅读兴趣。

(三)关注教学过程,落实多维评价

建立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环节。针对当下评价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教师应尝试综合多要素,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学习能力等,观察教学全过程。同时,引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全面审视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促进能力攀升。

整本书阅读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融多个要素为一体,为学生带来了开放式的学习空间。基于此,开发多元化的评价任务,全面、客观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是朗读者:以小组为单位,依次复述梗概内容,梳理情节脉络。我是评论员:锚定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的冒险经历,简练表达人物形象。如从______事件中,我看到了______是一个_____ 的人,因为我是表演者:改编课本剧,通过小组合作,演绎故事情节,充分彰显内容理解和人物特点。我是小编辑:创建“编辑俱乐部”,要求自选一本历险小说推荐,说明原因,对接自己的情感体验、真实评价。通过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量表,学生学习被让更多人看见,收获肯定、认可和赞赏,课标精神因此真正落实,实现良好的教学导向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是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语文课堂更迭的主流趋势。所以,需要教师顺势而为,围绕单元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集中目标,整体推进,嵌入评价,打通内外联系,让学习更深入,更系统,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但是,要注意主题、目标、活动、评价保持前后一致,以免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王青,张琳.基于大单元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J].天津教育, 2024(23):174-176.

[2] 林小凤.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孩子, 2023:124-126.

[3] 姚彩霞.大单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路径[J].天津教育, 2024(6):183-185.

[4] 赵侠.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与实施[J].山东教育, 2023(25):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