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超声在乡镇卫生院常见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作者

欧华芳

丽江市永胜县程海镇卫生院 云南永胜 674202

妇科疾病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若不能早期准确识别,可能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其诊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妇科疾病的早期发现。近年来,超声技术因其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无创性强,在基层医疗单位的应用日益普及。尤其随着设备更新换代,如迈瑞 DC-N6 等彩超设备的推广,为基层诊断带来了更高的图像质量与技术支持。本文旨在评估超声在乡镇妇科常见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2023 年5 月至2025 年4 月期间在本院门诊或住院就诊的妇科常见疾病患者100 例,年龄18~60 岁,平均年龄为(38.4±9.7)岁。 生育史者 65 例;月经规律者 72例,不规律者28 例。主要临床表 常(39 例)、下腹包块(18例)等。疾病构成如下:子宫肌 积液5 例、附件区包块3 例。所有患者在检查前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规定。

纳入标准: ① 年龄在 18~60 岁之间的女性; ② 临床症状明确,有妇科疾病初步诊断依据; ③ 自愿接受彩超检查并配合完成全程检查流程; ④ 具备完整的临床和检查资料。排除标准: ① 妊娠期妇女或计划妊娠者;② 患有严重肝、肾、心功能障碍或其他系统性疾病者; ③ 合并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者; ④ 近期接受妇科手术、放疗或强烈干扰超声成像的治疗者; ⑤ 无法配合检查或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迈瑞 DC-N6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检查由具有多年妇产科超声诊断经验的执业医师完成,确保操作一致性与结果的客观性。

①检查前准备:患者检查前排空膀胱,取膀胱充盈适中的状态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查;部分患者根据临床需要进一步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实施。经阴道检查前行外阴清洁,并使用一次性探头套及无菌耦合剂,保障检查安全与隐私。

②仪器设置及技术参数:迈瑞DC-N6 设置二维灰阶及彩色多普勒模式,探头频率设定为 i.5-6.5MHz 。图像增益、穿透深度、动态范围等参数根据患者体型及组织回声特征进行个体化调整,以获得最佳图像质量。

③检查方法与评估要点:检查范围涵盖子宫、内膜、卵巢、盆腔及附件区。重点评估以下指标:① 子宫大小、形态、位置及回声均匀性,有无肌瘤或其他包块; ② 内膜厚度及回声情况,有无异常回声带或宫腔积液;③ 卵巢体积、结构及内含物,有无囊性、实性或混合性病变; ④ 盆腔区域有无游离液体、肿块或炎性改变表现; ⑤ 应用彩色多普勒评估病灶的血流分布特征(如RI 值、PI 值)。

1.3 观察指标

① 超声诊断与临床最终确诊的一致率: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包括手术、实验室检查、病理结果及随访等)为金标准,统计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一致的病例数,并计算总一致率。该指标用于评估超声检查在常见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② 各类常见妇科疾病的检出情况:包括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和盆腔炎、其他等主要疾病的检出例数、误诊例数及漏诊例数,分别计算各疾病的检出率(超声检出例数/临床确诊例数 ×100%) )。通过比较不同疾病的检出效果,评价超声检查在各类疾病中的应用优势和局限性。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 P<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研究纳入的 100 例妇科常见疾病患者中,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与临床最终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总体诊断一致率为 93.0%。其中,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和盆腔炎的检出率均较高,误诊及漏诊情况较少,具体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1:不同妇科疾病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情况 (n=100)

3 讨论

妇科疾病在女性人群中具有较高发病率,早期诊断对于疾病控制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由于乡镇卫生院技术设备及诊疗能力相对有限,传统依赖症状判断和体格检查的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基层诊断需求。超声作为一种影像直观、操作简便、无创无痛的检查手段,在基层医疗体系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推广基础。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迈瑞 DC-N6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 100 例妇科常见疾病患者进行检查,超声诊断的总一致率达 93.0%,其中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检出率分别为 95.6%和 96.4%,盆腔炎的检出率为 89.5%。这表明超声在多数常见妇科疾病中具有较高的检出效率,能为基层医师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从具体疾病分析来看,子宫肌瘤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子宫轮廓不规则、肌壁回声改变、局部包块形成,易于识别;卵巢囊肿则因其典型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囊性结构,诊断准确率较高;而盆腔炎相对复杂,其声像图多表现为盆腔积液、附件回声增粗等,受患者体位、肠道气体干扰等因素影响较大,部分病例存在漏诊或误判的可能。此外,对于宫腔积液、附件包块等“其他”类别,因病变隐匿或不典型,仍存在识别困难,提示基层在复杂病变识别方面尚有待提升。

此外,本研究所使用的迈瑞 DC-N6 彩超设备具备较高分辨率和良好的图像稳定性,尤其在二维成像与彩色血流显示方面性能稳定,适合乡镇卫生院开展妇科常规检查。搭配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可在无创、快速的基础上获取较为可靠的临床信息,提升基层首诊的判断力和转诊决策的科学性。

尽管如此,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样本量相对有限,个别病种病例数较少,影响了数据的广泛代表性;其次,研究未涵盖超声弹性成像、三维超声等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可能低估了部分病灶的识别能力;此外,部分病种的诊断仍需借助病理或手术验证,超声在这一过程中只能提供初步依据,存在一定局限。

综上所述,超声在乡镇卫生院妇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识别中表现突出。建议在基层进一步推广标准化超声检查流程、提升医务人员操作水平,并结合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妇科疾病早期发现率,为保障基层妇女健康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霍启祥,莫莉,张慧,等.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4):76-78.

[2] 解丽梅, 蔡爱露, 丛杰, 等. 探讨三维超声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1,17(4):36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