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优化策略

作者

覃桂

石门县蒙泉镇磐石中学

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深刻地变革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加速数字教育平台的构建,并充分享受数字技术革新带来的益处,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务必以学生为中心,依托数字技术革新课堂体验。教师应凭借数字技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资源,让学生沉浸于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中,加深其探究与实践的深度。

一、开展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情感认同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的深度融合,为教学实施提供了新路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历史学科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其民族认同感。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具体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这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

以我在教授九年级部编版“美国的独立”一课为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从互联网上搜集相关图片、历史纪录片、文字资料等素材,经过整理与编辑,制作出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实施了高效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历史课件进行导入,生动直观地再现了美国独立的过程,为学生营造一个沉浸式的历史学习环境。在此情境中,我适时引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主动思考与探究,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意识与习惯,持续推动初中历史课堂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

二、丰富教学资源,吸引学生兴趣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实施初中历史教学,首要之务在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渠道,将原本抽象的历史知识具象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其科学的学习理念。以“盛唐气象”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的唐朝,笔者按照时间线索,设计了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体会历史的演进与变迁。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结合教材内容,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向学生展示了盛唐时期的地理版图,通过智能化的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唐朝在全球的地理位置,培养其地图解读能力。随后,笔者又运用数字技术,再现了盛唐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国际交往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场景,并将其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唐朝的独特之处及其繁荣所在。对于曲辕犁和筒车的学习,笔者则通过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观看其构造、使用方法及价值,并鼓励学生分享个人见解。在学生发言后,笔者将这些观点融入智慧教育平台,构建感悟链接,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以持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笔者会利用智慧教育平台进行标注,使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全面分析盛唐景象成因。

三、设置探究性任务,深化学生探究

借助数字化技术,教师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深度,为学生安排具有实践性的学习任务,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例,为了提升学生对农业发展、手工业兴衰、商业贸易繁荣等方面的认知,笔者分别设定了相关主题,引导学生在智慧教育平台上设计思维导图。这些主题旨在揭示宋代农业技术的革新、丝织业的进步以及海外贸易的交易状况。

在启发学生的过程中,笔者首先在思维导图中设置了定义清晰的分支,帮助学生掌握经济领域的基本概念,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随后,笔者鼓励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将所学知识整理后填充到思维导图的相应分支中。学生围绕农业、手工业、商业三大领域,从农业技术、优良品种、产量提升;丝织业、制瓷业等手工业技艺水平;航海业、造船业的发达程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究。同时,结合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学生还对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商业与市场等概念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具体案例,明确了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理解了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深刻启示。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学习对于初中生而言,不仅能够促进智力发展,还能提升个人素养,帮助他们全面认知世界,并更有效地规划人生道路。在当下这个新时代,数字化技术的迅猛进步与广泛应用,使得数字化社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数字化技术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成为趋势。在此背景下推进学生教育,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习形式更加多元化,从而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持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申刀曼. 巧用多媒体助力初中历史教学[J]. 中国新通信,2023,25(17):227-229.

[2] 陈祥 . 数字化“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2022,24(05):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