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活动形式多元化创新路径
孙畅
鄂伦春自治旗甘河民族中心幼儿园 165465
引言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学前教育肩负着为儿童全面发展打基础的重要使命。该政策有效遏制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焦虑,推动教育回归儿童天性,强调尊重发展规律。在此背景下,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幼儿园教育的有力延伸。然而,目前家园共育仍存在形式单一、互动不足、家长参与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双减政策下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家园共育的现状与不足,提出多元化、创新性的实践路径,旨在促进幼儿园与家庭深度协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双减政策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活动多元化创新的必要性
双减政策实施后,幼儿园教育更加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兴趣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对家园共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家庭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单一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幼儿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其次,家长在双减政策下面临从“知识焦虑”到“素养关注”的观念转变,急需通过有效的家园共育活动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方式更加多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家园共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家园共育不仅是教育内容的延伸,更是一种教育方式的革新。只有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共育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家园协同育人,满足双减政策下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当前幼儿园家园共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幼儿园家园共育活动虽然普遍开展,但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活动形式单一,主要集中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等传统模式,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家长和幼儿的积极参与。其次,家长参与的主动性不足,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教育观念滞后,对幼儿园组织的共育活动缺乏兴趣,导致家园互动流于形式。再次,信息沟通不畅,尽管多数幼儿园通过微信群、家园共育 APP 等渠道传递信息,但往往是单向传达,缺乏双向有效的互动与反馈。此外,部分幼儿园在设计家园共育活动时,缺乏系统性的顶层设计,活动内容与幼儿发展需求脱节,无法形成持续有效的育人机制。这些问题制约了家园共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也不利于双减政策目标的实现。
三、双减政策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活动多元化创新的实践路径
为了适应双减政策的要求,家园共育活动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系统性的创新。首先,应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构建亲子共学的新模式。幼儿园可以组织“家庭小实验”“亲子种植”“家庭美食制作”等实践性强的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通过体验式学习增进亲子关系,并在过程中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发展。其次,整合社区和社会资源,拓展家园共育的空间。幼儿园可以与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社区文化中心等建立合作,开展“社区探索”“自然观察”“社会角色体验”等项目,提升幼儿的社会认知和实践能力。再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共育模式。通过开设线上亲子课堂、直播互动讲座、家庭成长指导微课程,实现时间灵活、空间无限的育人支持。幼儿园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家长和幼儿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第四,优化家园互动机制,建立双向沟通的良性循环。除了定期的家长会,可以设立“家长议事会”“家长成长工作坊”,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设计与活动策划中,共同制定教育目标。最后,注重家长教育理念的提升。通过举办家长心理健康讲座、儿童发展研讨会、家庭教育沙龙,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真正形成家园协同、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双减政策下家园共育多元化创新的效果与启示
从实践效果来看,多元化的家园共育活动显著增强了家长的参与度,家长不再只是被动的配合者,而是积极的教育合作者。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通过社区参与和社会资源整合,幼儿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真正实现了“生活即教育”。信息技术的融入打破了传统家园共育的时间空间限制,使家长能够随时获取育儿指导,增强了家园互动的即时性与有效性。此外,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也为幼儿园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家园共育从“任务型”转向“发展型”,从“应付式”转向“共创式”。这一转变不仅符合双减政策下减负增效的目标,也为未来幼儿园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
五、结论
双减政策不仅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调整与优化,更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回归儿童本位、注重素养培养的新要求。家园共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这一趋势,通过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创新路径,构建起家园协同的育人新模式。通过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整合社区力量、融合信息技术以及优化互动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家园共育的实效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实践表明,家园共育的多元化不仅能够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也进一步增强了幼儿园教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未来,随着政策引导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家园共育活动将在制度建设、内容创新和模式优化等方面持续深化,成为推动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 晨 . 幼 儿 园 托 育 服 务 质 量 提 升 策 略 探 究 [J]. 福 建 教育 ,2024,(51): :14-15+59 .
[2] 郭梦俊.“双减”政策下儿童声乐教学的研究[D]. 南昌大学,2024.
[3] 吕昕烨 . 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整理能力培养研究 [D]. 四川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