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路径
郝晓慧
山西省朔州市实验中学校 036000
引言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各类课程教学发挥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掌握关键能力、形成必备品格。高中物理作为自然科学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的使命,更蕴含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社会责任等丰富教育价值。
一、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分离
当前部分高中物理教学存在较为明显的知识本位倾向,教师将教学重点置于物理概念、公式推导与解题技巧的传授上,对学生科学精神、探究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关注不足。教学过程往往简化为何种公式解决何种题型的技术训练,缺乏对物理学史、科学方法论以及物理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深入探讨。这种分离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物理学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削弱了物理学科的内在吸引力与育人效果。
(二)教学方式与评价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讲授与学生练习为主,探究式、项目式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应用不足。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受限。教学评价过度依赖纸笔测验,侧重考查知识记忆与解题熟练度,对实验操作、科学态度、创新意识等素养维度的评价重视不够。这种单一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成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应试导向,与立德树人要求存在差距。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一)优化课程目标,强化立德树人导向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需从课程目标顶层设计入手,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细化为具体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上,明确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素养要求。教学目标设计应体现物理学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关联,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的社会价值与伦理维度。在新人教版必修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设计多维目标:知识层面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能力层面分析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物理原理;素养层面引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探讨能源政策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理解科技创新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通过小组辩论碳排放议题,培养学生科学决策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使知识学习与价值塑造同步推进。
(二)挖掘教学内容,融入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
物理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教科书知识点,应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人文元素与思政资源。教师可结合物理学史,介绍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历程与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通过分析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与现代科技发展,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在现代物理技术应用中,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与伦理问题。教学内容重组需注重学科内与跨学科融合,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社会热点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熏陶,实现知识学习与品格塑造的有机统一。
(三)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与实践体验
教学方法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载体。高中物理教学应减少单向灌输,增加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式学习可围绕特定主题整合物理知识与工程实践,促进学生团队协作与创新实践。信息技术与模拟软件的应用能够突破实验条件限制,支持学生自主探究。这些方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不仅深化知识理解,更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四)强化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探究与求真精神
教学改革需改变重理论轻实验、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加强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增加探究性实验比例,鼓励学生自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误差,在实践过程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与不确定性。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沟通协作与团队精神。在实验教学中强调实事求是记录数据、客观分析结果,培育学生诚实守信的科学态度。教师应挖掘实验教学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讨论科学伦理与技术应用责任,使实验教学成为培养科学精神与价值观的有效平台。在必修一《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教师提供不同材料的小球、长短不一的细线及多种计时工具,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单摆方案。各组需记录摆长周期数据、分析误差来源,并探讨空气阻力、摆角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实验后引导学生反思测量精度与科学严谨性的关系,培养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五)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符合立德树人要求的多元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评价内容应超越知识掌握,涵盖科学探究能力、思维品质、科学态度等方面。评价方式需多样化,结合纸笔测试、实验操作评价、项目报告、课堂观察、自我反思等,全面收集学生发展证据。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成长进步与潜能发展。评价主体可包括教师、学生自身与同伴,增强评价的教育性与激励作用。通过评价改革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优势与不足,激发学习内驱力,实现以评促教、以评育人的目标。
结束语
总之,立德树人为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要求物理教育回归育人本质。面对当前存在的不足,教学改革需系统推进,从目标、内容、方法、实验与评价等多路径入手,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深度融合。通过持续探索与实践,高中物理教学能够更好承担起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健全人格的使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未来改革仍需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创新模式,提升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 颜力明 .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 [J].安徽教育科研 ,2024,(21):48-50.
[2] 王智强 .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J]. 文理导航 ( 中旬 ),2024,(06):73-75.
[3] 冯治国 .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措施分析 [J]. 考试周刊 ,2020,(6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