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育信息化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作者

刘莎莎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二中学 236600

引言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引擎。高中英语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关键课程,亟需借助信息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然而,现实中仍存在教师信息素养不足、技术使用形式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等问题,制约了信息化优势的发挥。因此,探索符合高中英语教学规律、融合数字技术特征的实践路径,具有现实紧迫性和理论价值。

一、高中英语学科的特征

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征,强调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并重,注重听、说、读、写、看等多元技能的融合训练。其教学需依托真实语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力与思维品质,体现“语言学习即文化习得”的本质。同时,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具有开放性与实践性,要求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在真实交流中实现意义建构与价值认同,契合核心素养发展的多维目标。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使用流于形式,缺乏教学目标导向,表现为教师盲目追求工具新奇,忽视其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课堂中频繁切换平台或软件,却未有效促进语言输入输出;学生虽参与互动,但多停留于浅层操作,未能实现思维深化与能力提升;教学活动设计脱离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技术沦为装饰性环节,削弱了信息化应有的教学价值与育人功能。课堂仍以讲授为主,未充分实现“以学为中心”,表现为教师主导教学流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与语言实践机会;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等互动形式流于表面,未能真正激发思维参与;教学评价侧重结果而非过程,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与学习需求;信息技术虽已引入,却多用于展示而非促进自主学习,导致课堂仍停留在“教中心”模式,难以落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育人目标。

三、教育信息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一)智慧教学设计,利用翻转课堂重构教学流程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正从传统讲授模式向智慧化、互动化方向转型。教师需突破单一知识传递的局限,借助信息技术重构教学流程,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建构者。通过科学设计学习任务与资源,激发学生的语言实践兴趣,提升其思维品质与文化理解力。这一转变不仅关乎教学形式的更新,更体现对“以学为中心”理念的深度践行,为实现高质量英语教学奠定基础。

例 如, 在 高 中 英 语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Unit 5《Science Fiction》 这一课中,教师可提前录制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关键词汇如“science fiction, robot, time travel, imagination, futuristic” 等, 并 完 成在线词汇练习与情境填空。课堂上则聚焦高阶任务:分组讨论“Whydo people love science fiction?”,运用“imagine, predict, explore, create”等表达观点;通过角色扮演还原课文情节,强化“describe, explain,compare, reflect”等语言输出能力。因此,翻转课堂打破时空限制,使教学从“知识传授”转向“思维激活”,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提升学生语言应用力与批判性思维。

(二)资源建设与共享,建设校本英语资源库

在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丰富且适配的教学资源是实现高效英语课堂的重要支撑。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亟需突破教材单一、内容静态的局限,转向多元化、系统化的资源建设。通过整合优质数字素材并建立校本资源库,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灵活性与针对性,还能为学生提供更贴近真实语境的语言输入,促进其词汇积累、语篇理解和文化感知能力的发展,从而推动英语教学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四 Unit 2《Iconic Attractions》这一 教 学 中, 教 师 可 围 绕“attraction, landmark, culture, tourist, famous,historical, scenic spot”等核心词汇,整合视频、图片、音频及拓展阅读材料,构建结构化校本资源库。这些资源不仅涵盖课文内容的深度解析,还延伸至世界各地的标志性景点介绍,帮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理解“heritage, architecture, local custom, visitor center”等表达。因此,通过平台共享,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路径,实现个性化输入与输出训练,提升语言能力与跨文化意识,同时增强课堂互动性与教学实效性。

(三)个性化学习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分层教学

在教学资源不断丰富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精准施教成为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倾向和认知风格各不相同,仅靠统一的教学进度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借助教育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科学划分层次、动态调整策略,推动教学从经验式走向数据驱动。这种以学定教的模式不仅提升了课堂效率,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获得感与主动性,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实践路径。

例如,在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三 Unit 4《Sea Exploration》一课中,教师可利用平台记录学生在“explore, submarine, ocean, research,discover, deep-sea, equipment”等词汇掌握情况及阅读理解表现,生成个体学情报告。基于数据反馈,将学生分为基础、提升、拓展三个层次,设计差异化任务:基础层强化“vocabulary practice”和句型模仿;提升层聚焦“reading comprehension”与信息提取;拓展层鼓励“critical thinking”和小组探究“Why is sea exploration important?”。因此,通过这种精准施策不仅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使教学从“一刀切”走向“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以数据驱动的个性化英语教学。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教学搬到线上,而是重构教与学的关系,推动英语教学走向智能化、个性化与人本化。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完善校本资源建设、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确保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 于淼淼 .“互联网 + ”背景下高中英语智慧课堂建设路径与方法 [J]. 中国新通信 ,2024,26(15):169-171.

[2] 宋彦女 .“互联网 +, ”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发展 [J].中国新通信 ,2024,26(15):172-174.

[3] 向红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J]. 中国新通信 ,2024,26(15):175-177.

[4] 杨元军 . 互联网平台下高中英语自主阅读的实践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2024,26(10):203-205.

[5] 杨阳 . 信息化背景下利用互联网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J]. 中国新通信 ,2024,26(09):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