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幼儿行动力,构建幼儿环保教育新模式
孔晓毅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第二幼儿园
环保教育对于全体幼儿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不但能奠定幼儿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也是在引导幼儿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对幼儿影响深远的生活理念。很多幼儿教师在开展环保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深入推动幼儿形成行动能力,仅仅停留在了口头宣讲和理念,以至于忽略了幼儿在生活中如何行动才能真正保护环境。教师要懂得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智慧和行动力去带动更多的幼儿,使得幼儿在行动中完成省思,在思考中完成突破,最终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个体。
一、转化理念,引导幼儿将环保意识转化为行动
幼儿教师首先要转化自我的教学理念,让更多的幼儿认识到,环保这件事并非是仅仅止于口头,而是要在充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之后通过身体力行的模式去完成实践,从而能激活幼儿的主人翁的意识,也能使其在行动中完成充分地突破。教师尤其要鼓励更多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知行合一的个体,换言之,仅仅懂得在口头中去表现美德,传递正能量,那是不够的。教师尤其要让更多的小朋友懂得,环境保护这件事对于任何人都是意义重大的,任何小朋友都应该在教师的帮助下去完成好自己的环保任务,从而能在环保过程中不断养成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能在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并且这唯一家园是容易受到伤害的。教师要督导更多的幼儿形成真抓实干的精神,懂得点滴行动中蕴含着个体的智慧和品德。教师可以借助更多的图片和游戏,鼓励更多的小朋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极端重要性,且能在点滴小事情中施行环保,在环保中更加懂得自然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懂得人类唯有顺应自然之道方可最终得到满足和喜悦。
二、分组探讨,鼓励幼儿在互帮互助中通力合作
幼儿教师要善于帮助更多的幼儿形成彼此之间的连接,同时能在连接之中更加懂得,生命是美好的,完成自然活动也是让人心生喜悦的,但是最好的方法便是彼此之间的彼此配合和相互连接。教师要让更多的小朋友认识到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只有彼此配合,相互带动,才能最终成就环保事业的最终成功。每一个孩子的思维能力、智力侧重点和活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善于群策群力,打通幼儿之间的合作新体系,使得更多的小朋友更加懂得个体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合作中任何人都要懂得自己和外界是彼此连接在一起的。任何孩子都要以一种谦卑的思维去搭建更好的合作新模式。例如幼儿在完成植树的相关活动时,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幼儿分角色去完成自己的活动,有的小朋友去插入树苗、有的小朋友浇水,有的小朋友松土。各自分工,通力合作,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融入自己所处的角色的过程中,得到趣味,感知到快乐,充分提高本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更加懂得,合作的关键是彼此围绕着同一个目标去完成各式各样的活动,每一个人都能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和喜悦。幼儿教师尤其要打破往日的思维障碍和行为桎梏,使得幼儿懂得,不能成为一个缺乏活力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缺乏向心力的人。在开启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懂得自己所应肩负的督导任务。
三、认识现实,结合现实需要推动幼儿完成环保
幼儿教师要对于幼儿的学习能力、环保执行能力以及环境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充分保障幼儿的安全的同时,鼓励其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并且能在活动中感悟到趣味。幼儿教师可以引导更多的小朋友参加植物园的相关值日工作,去志愿者中心完成环境清扫和绿植的工作,可以试着去完成小广告的清洗工作等等。幼儿教师要让更多的小朋友依托自身的能力去完成活动任务。
结束语
在探索幼儿环保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中,通过激发幼儿内在行动力,将生态理念转化为趣味性、参与式的行动,如“护溪小队”“杂草堆肥”等实践,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更促进了其思维能动性和社会参与感的协同发展。未来需进一步深化“学校 - 家庭 -社会”协同机制,将自然教育系统融入课程体系,并通过游戏化、任务化的设计,如“红花激励”“生态搭建”,持续激发幼儿主动性,使环保教育真正成为赋能儿童成长、推动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蔷、敖娜仁图雅 .《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 浙江省仙居县妇联 .“三绿”儿童友好实践模式:绿色教育 -绿色激励 - 绿色自治 .2025 年 8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