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情境化教学的有效组织与评价策略
张莹莹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孟子湖中学 273500
一、引言
高中历史情境化教学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历史内容,创设具有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历史环境中感知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概念、体会历史人物情感的教学方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历史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主动探究的能力,而情境化教学能够有效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引导学生沉浸在历史情境中,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实施策略
实施高中历史情境化教学,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情境的搭建到活动的推进,再到评价的实施与教学的反思优化,形成一个完整且连贯的教学闭环。
(一)搭建贴合历史逻辑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搭建教学情境前,需深入研读教材,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内在联系及关键节点,确保情境符合历史的真实性和逻辑性。可从历史文献、文物古迹、民间传说等多种渠道搜集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融入情境。在选择素材时,要注重其典型性和教育价值,避免引入过于生僻或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
例如,在讲述古代商业发展时,可创设“古代市集”情境。依据《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等文献和绘画资料,从市集的布局、商品种类、交易方式到商贩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等细节进行设计。教师可准备相关的道具,如模拟的古代货币,介绍不同朝代货币的形制、材质与购买力,帮助学生理解货币在商业活动中的作用;制作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模型,配合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商品的特色与对外贸易优势,直观感受古代市集的氛围。
同时,在情境中设置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如“不同商品的交易方式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市集的繁荣对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对比性问题,如“与唐代坊市分离相比,宋代市集打破时空限制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变革”,促使学生深入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
(二)推进以学生探究为核心的情境活动
在搭建好教学情境后,教师应设计一系列以学生探究为核心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情境中。具体实施时,可先依据学生的能力差异与性格特点进行异质分组,确保每组都有逻辑分析、语言表达、资料整合等不同优势的成员,同时明确各小组的探究任务,让学生以历史参与者的身份进行体验和探究。
以“古代朝堂议事”情境为例,教师可让学生扮演汉武帝以及主父偃等角色,围绕“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这一历史事件的决策展开讨论。活动前,为学生提供《汉书》相关史料、当代学者研究论文等多元资料包,要求各小组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局势、经济基础、社会矛盾等维度分析事件背景;通过 SWOT 分析法,权衡推恩令在加强中央集权、缓解诸侯矛盾等方面的利弊;结合历史背景与现代管理思维,提出创造性的观点和建议。
在辩论环节,可设置“主和派”与“主战派”的观点交锋,要求学生用历史文献中的原文作为论据支撑。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陷入史料解读困境时,适时展示出土竹简、碑刻等文物图片给予提示;当讨论偏离主题时,引用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评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三)实施多元立体的情境教学评价
在情境活动结束后,需实施多元立体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在情境化教学中的表现和收获。评价主体应构建 " 三维评价共同体 ",除教师主导外,重点培育学生自评与互评的主体性。教师可组建由学科组长、学习委员构成的学生评价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同伴评价,同时开发 " 历史情境学习自评量表 ",引导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记录每个阶段的成长轨迹。
评价内容应建立 " 知识 - 能力 - 素养 " 三级指标体系:知识维度考察学生对历史概念、事件脉络的理解深度;能力维度聚焦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素养维度则关注家国情怀的内化与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在 " 古代市集 " 情境活动中,教师可运用观察记录表,从交易模拟的活跃度、商业知识迁移的准确性、突发问题解决的创造性三个方面进行量化打分;学生自评时,通过撰写 300 字以上的活动反思报告,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学生互评采用 " 优点 + 建议 " 的双轨制评价模式,既肯定同伴的独特贡献,又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
(四)开展基于评价结果的教学反思与优化
根据情境教学评价的结果,教师需及时开展教学反思与优化,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分析评价数据,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差异,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若发现学生在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分析上存在困难,可能是情境中相关线索的设置不够清晰,或是探究活动的引导不够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调整教学策略,如在后续的情境搭建中增加更多提示性线索,在活动推进中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引导。同时,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情境内容、活动设计、评价方式等进行完善,使教学方案更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提升情境化教学的效果。
三、结语
高中历史情境化教学的有效组织与评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通过搭建合理的情境、推进探究活动、实施多元评价及进行反思优化,能够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其历史核心素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更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明远. 高中历史情境化教学实践研究[J]. 教育探索,2024(3):45-49.
[2] 李雪婷 . 情境化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5):32-36.
[3] 王建国 . 高中历史情境化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析 [J]. 教学与管理,2024(2):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