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让教育从“发现真实的儿童”开始

作者

陈惠瑶

山东建筑大学幼儿园

儿童教育是一项看似平常却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因为在日复一日的和儿童的相处过程中,我们作为成年人时刻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意识,主宰着年幼的、生活尚且需要我们的儿童的一切活动。同时我们还要完成一项称之为“教育”的工作,想到这些,更加让我们必须停下来思考。

“发现真实的儿童”理论出自玛利亚·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一书中。“儿童具有一种心理活动,但这种心理活动的微妙表现尚未被察觉,它的发展方式往往可能受到成人潜意识的阻碍和破坏。对儿童来说,成人的环境不是一种适宜他生活的环境。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群障碍物,导致儿童不得不进行防御,甚至为了尽力去适应它而扭曲自己,否则就会成为成人暗示的牺牲品。”每当读完这段话,我的心中都好像有块沉重的石头压着,静下来仔细回想自己的教育过程,好像恍然大悟,感觉我们太多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像一个个刽子手,在扼杀着儿童的天性。

一、如何发现儿童心理活动发展的秘密

”在作为教育基础之一的儿童心理学研究中,虽然对于这种实际情况给予了关注,但它并不是从儿童的特性来阐释的。因此,儿童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必须从根本上进行修正。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儿童的每一个令人惊讶的反应后面,都有着一个需要破解的谜 ; 儿童的每一次发脾气,都是一些深层原因的外在表现。这些原因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对一个不相容的环境进行防御的表面冲突,而应该理解为一种更高的基本特性正在寻求展现。发脾气就像一场暴风雨,它是儿童心灵中隐藏的秘密在向外显露时受到阻碍的一种无奈表示。很明显,所有这些伪装把儿童的真实心灵都隐藏起来了。发脾气、抗争和执拗等所有的表现掩盖了儿童去实现他的生命的不断努力,使他不能展现自己的个性。个性仅仅是各种特性的一个总称。但是,如果儿童这个精神胚胎在他的心理发展中按照一个建构图式来发展的话,那么,在这些不协调的外在表现背后肯定存在着一种个性。在这些外在表现下面,有一个被隐藏的人、一个尚未被认识的儿童、一个被埋没的但必须获得解放的有活力的人。

二、教育就是要创设儿童发展的环境。

教育所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原因在于,解放意味着一个人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者实际上就是去发现尚未知的东西。成人潜意识中的秘密是自我受到压抑的一些东西,而儿童的秘密仅仅是通过他的环境来隐藏的。因此,要帮助一个成人,就必须帮助他解开长期由复杂艰难的适应过程而形成的一团乱麻,以及解析所有的象征和伪装手段。要帮助一个儿童,就必须给他提供一个能够使他自己工作并自由地表现他自己的环境。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儿童正处在一个创造和发展的时期,原来为他敞开大门就足够了。

事实上,儿童正在创造,也就是说,正处在从无到有、从潜在性到现实性的过程之中。在从一无所有走出来的时候,儿童不可能是复杂的。儿童具有日益增强的能力,他在展现自我时也不会有很大的困难。因此,通过准备一个自由的环境,一个适宜生命发展的环境,儿童的心理就能自然地得到发展和表现,由此他的秘密也就自主地展现出来。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环境必须适合儿童的成长,尽可能使障碍物减到最少; 环境必须为儿童能力的自由发展提供空间,为儿童的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手段。那些色彩夸张的壁画和千篇一律的形象会不会是障碍物?没有创造性的高结构玩具呢?笨重的一成不变的家具肯定是不能跟随儿童的内心变化。同时由于成人自己也是儿童环境的一部分,因此,我们也必须使自己适应儿童的需要,而不要成为儿童发展的障碍,也不要代替儿童去进行他们成长发展所必需的活动。自主游戏中教师的介入是否时机恰当;提供的支持是否真的是幼儿所需要的;提示性语言或者问题是限制了幼儿的思维还是让孩子们脑洞大开?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到底成为了儿童发展的障碍还是助力。

三、教育就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

就新教育的目的而言,首先是发现儿童和实现对儿童的解放。我们可以说,与之有关的首要问题,就是儿童的生存方式,简单地讲,就是儿童的生活。想要真正的发现儿童的需要,就要在生活中还儿童以充分的自由,观察他们内在的真实需求到底是什么。也许是一次整理玩具的顺序,和反复重复某个动作从中获得无尽的快乐;也许是义无反顾的去帮助别人的时候弄的一团糟;也许是习惯在一个角落思考着什么……总之,当我们习惯用发现的眼睛和解读的心灵去对待每一个孩子的生活行为,也许我们就真正开始发现儿童了。

解放儿童到底要解放什么,怎么解放?首先行为上的解放是显性的,而思想上的解放才是真正的目标。如果有一天,当儿童能心无旁骛的在我们创设的环境里自由自主的学习玩耍,自由而又有序,气氛专注又轻松愉悦。反观我们达成这个目标一路走来的过程,反思我们做出的努力和改变,实施过的有效的教育措施和方法,都蕴含在整个解放儿童的过程中。

生活处处皆教育,教育处处藏生活。优质的教育是教育者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让我们继续努力,在发现真实的儿童过程中,努力实现真正对儿童有价值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童年的秘密》玛利亚·蒙台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