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运动对初中学生的育人价值
张琪
上海市罗阳中学 201100
引言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体育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持续提升和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与资金保障,因而一些新兴体育活动项目逐渐在我国高等院校、城市学校和优质社区等局部环境中获得了有效应用。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冰壶运动逐渐走进校园。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教育价值,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冰壶运动对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冰壶运动虽然不像篮球、足球那样需要剧烈跑动,但对身体能力的培养非常全面。初中生练习冰壶时,最先锻炼到的是平衡能力。投壶时需要单脚支撑身体,另一只脚在冰面上滑动,这个动作能有效增强腿部力量和身体稳定性。很多刚开始练习的学生都会站不稳,但经过几周训练后,平衡感会有明显改善。投壶时手部要控制力度和方向,脚步要配合移动节奏,眼睛要盯着目标点,这些都需要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扫冰动作更需要双手与身体的同步,既要用力刷冰,又要保持身体平衡。这种全身协调训练对正在发育的初中生特别有益。
一场冰壶比赛通常持续两小时左右,虽然强度不大,但需要持续集中注意力。学生在比赛中要反复完成投壶、扫冰、思考战术等动作,这种长时间的中等强度运动,既能增强心肺功能,又不会给发育中的身体造成过大负担。通过冰壶训练,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会得到全面提升。不少体育老师发现,练习冰壶的学生在做其他运动时,动作更协调,体力也更持久。
二、冰壶运动对初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冰壶运动的核心价值在于团队配合。在标准比赛中,四名队员分别承担不同职责:一垒负责开局布局,二垒需要准确执行战术,三垒协助调整局势,四垒(队长)负责关键决策。这种明确的分工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具体训练中,队员需要完成三个层面的协作:首先是战术讨论环节,全队要共同分析冰面状况并制定方案,这锻炼了学生的表达与倾听能力;其次是执行环节,投壶队员需要完全信任扫冰队员的判断,这种即时配合培养了相互信任;最后是复盘环节,全队要客观分析每个球的得失,这教会学生理性对待团队决策。实践中发现,经过系统训练的学生在三个方面有明显提升:一是沟通效率提高,能用专业术语快速传递信息;二是责任意识增强,明白个人失误会影响全队成绩;三是学会了换位思考,能理解不同位置的技术难点。教师在指导时应着重强调每个位置都重要的理念,避免学生产生角色优劣的误解。
三、冰壶运动对初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
冰壶运动对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比赛中每个投壶决策都可能影响全局,这要求学生必须控制好紧张情绪。当投壶失误时,需要快速调整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影响后续发挥;二是专注力的培养。一场比赛通常持续 1-2 小时,学生需要全程保持注意力集中,这对改善青春期常见的注意力分散问题很有帮助。
教练会特别强调两个心理训练要点:一是即时归零原则,要求学生在每个投壶结束后清空思绪,专注当下;二是团队分担机制,通过队友间的相互鼓励来缓解个人压力。这些训练方法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应对模式。从教学实践来看,经过系统冰壶训练的学生,在考试等压力情境下表现出更好的心理稳定性。他们更懂得如何调节紧张情绪,也更能接受不完美的结果。
四、冰壶运动对初中学生智力发展的促进
冰壶运动对初中生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战术思维的培养。比赛中每个投壶都需要考虑三个要素:力量控制、旋转方向和落点选择。学生需要根据场上局势,在 8 秒决策时间内快速分析最优方案,这种训练能显著提升快速判断能力;其二,空间推理能力的提升。冰壶运动要求学生准确预判冰壶的滑行轨迹和最终停止位置,这需要结合对冰面状况、摩擦力和碰撞角度的综合判断。通过反复练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计算能力都会得到锻炼。
其三,物理知识的实践应用。学生在训练中会直观感受到:扫冰力度与冰壶减速的关系、不同旋转方向对行进路线的影响、碰撞时的动量传递等现象。这些实践经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物理原理,特别是力学部分的知识点。从教学实践看,参与冰壶训练的学生在数学应用题解答和物理实验操作方面表现更突出。这项运动特别适合那些逻辑思维较强但运动能力一般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特长的平台。
五、冰壶运动对初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冰壶运动作为一项具有 500 多年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其文化内涵对初中生的素质教育具有独特价值。从文化认知角度看,学生在接触冰壶时会自然了解其发源地苏格兰的历史背景,以及这项运动在加拿大、瑞士等国家的发展历程。这种跨文化认知能有效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具体可以通过三个层面实现文化教育:第一是规则礼仪教育,冰壶特有的先手礼(比赛开始前双方队员握手致意)和赛后致谢等礼仪规范,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第二是装备文化讲解,包括冰壶石的特殊材质、冰刷的演变历史等;第三是赛事文化体验,通过观看世锦赛等国际赛事录像,了解不同国家的战术风格。学校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时,建议采用理论 + 实践的模式。例如在体育课上穿插 10 分钟的文化小讲堂,或在寒暑假组织冰雪文化研学活动。这些形式既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在运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
结语
冰壶运动对初中学生的育人价值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智力发展。学校应积极推广冰壶运动,将其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选择和成长机会。
参考文献:
[1] 霍笑敏 . 冰壶运动校园化方法探索 [J]. 体育教学 ,2021,41(9):67-69.
[2] 杨晖 . 特教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旱地冰壶”运动为例 [J]. 现代特殊教育 ,2024(9):48-49.
[3] 尤子移 . 体教融合背景下黑龙江省冰壶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D].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