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郑日带
云浮市新兴县东成镇初级中学 527423
引言:阅读作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既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一环。然而,结合当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往往更为倾向于“ 灌输式” 教学,虽然有助于提升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但难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整体思维。在这一背景下,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中,为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可弥补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因此,深入研究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
(一)优化知识呈现方式
相对于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来说,以往阅读文本时往往以大量冗长的文字呈现,学生需要面对密密麻麻的单词和句子,不仅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畏难情绪,同时还会影响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全新思路,主要归功于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图形、线条和关键词,打破传统英语阅读文本中冗长文字的枯燥感,将繁杂的阅读信息以结构化、层次化的形式展现,比如借助图形、线条和关键词的组合,将阅读内容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别,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阅读内容的核心与框架,从而利用这一结构化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更加系统地理解、记忆知识,减轻认知负担,全面提高阅读水平。
(二)促进学生理解与记忆
大脑的思维模式具有发散性和联想性的特点,神经元之间借助复杂的连接网络传递信息,以形成思维活动。从这一角度来说,思维导图的放射性结构与大脑神经元的连接方式高度相似,其他主要以中心主题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分支,对应于英语阅读教学之中,便是以文章主题作为思维导图中心,阅读过程中逐步梳理出于主题相关的要点,这一过程本质上就是学生思维拓展、探究的过程。因此,借助思维导图,可使得学生大脑思维飞速运转,更好地梳理文本的逻辑关系,理解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深入地领会文章的主旨与内涵。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以往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接受教师既定的思路和观点,思维被局限于固定的框架之内。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则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开放思维空间的大门,比如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学生便可对文本进行细致分析,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在纷繁复杂的文字中筛选内容,并理清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过程便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同时,后续随着学生对阅读文本理解的不断深入,学生也可灵活调整自身思维,及时修改和补充思维导图内容,学生的思维也便能够更加灵活地在不同的概念和观点之间切换,从而不断提升思维品质,使自己的思维更加严谨、全面和深刻。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带领学生认识思维导图
鉴于目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很大一部分教师并未在授课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习惯,甚至缺乏思维导图意识。因此,为将思维导图合理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中,重点先要带领学生认识思维导图,了解思维导图的作用、优势,让学生对其有一定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这一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例如,在讲解《Animal friends》一课时,教师便可借助这一课程让学生认识思维导图。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展示一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思维导图,比如这一“ Animal friends” 为中心主题,用可爱的动物图案作为装饰,从中心向外延伸出不同的分支,教师可借助投影仪进行放大展示,先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其次,教师可详细讲解思维导图的基本构成要素,出中心主题“ Animal friends” 是整个图的核心,所有内容都围绕它展开,各个分支便是如此,借助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思维导图如何将知识进行分类和整理的。最后,教师可总结思维导图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思维导图强调其可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地理解课文内容,梳理知识要点,锻炼思维能力,让学生对思维导图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认识,为后续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奠定基础。
(二)帮助学生养成使用思维导图的习惯
在学生对于思维导图有一定了解之中,教师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并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逐渐养成使用思维导图的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一方法,这样不仅可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效率,也能够为学生后续学习夯实基础,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Keep Fit》一课时,教师便可深入剖析课文内容,针对性帮助学生养成使用思维导图的习惯。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可定期组织小组讨论活动,比如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维导图制作,在小组中,学生相互之间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分享思维导图制作的方式,并在小组思维导图制作结束之后,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向学生强调思维导图对于英语阅读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使用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时,也可持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比如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设定主题,并延伸分支,逐步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潜移默化之中书序思维导图的运用,使其逐步养成习惯。
(三)运用思维导图加深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思维导图作为开发学生思维,并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理解力的重要媒介,教师需善于利用,发挥其长处,在教学当中科学使用,促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真正找到学习英语阅读的技巧,行之有效地提升英语阅读教学课堂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阅读能力。
例如,在讲解《Rain or Shine》一课时,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便可运用思维导图加深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在阅读前,可引导学生绘制一个初步的思维导图框架,比如引导学生以“ Rain or Shine” 为中心主题,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储备,绘制分支,以激活学生背景知识,使其对即将阅读内容阐述期待。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将课文分段,学生每读完一段,便让其完善思维导图,借助这一方式,让学生将课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清晰把握每一段主要内容。最后,阅读结束之后,教师也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和回顾,让学生看着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加深其对所阅读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也可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上添加分支,既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还可检验其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是否深入,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中,既是教育教学改革下的大势所趋,也是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使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张云聪. 巧借思维导图培养真实学力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 英语教师,2024,24(7):141-143,150.
[2] 刘聪聪. 关联主义视角下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J]. 英语教师,2024,24(6):121-124,136.
[3] 卓玛草. 核心素养发展下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英语教师,2024,24(2):93-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