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李洋
吉林省德惠市天台镇中心小学130300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英语启蒙与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期,英语教学既要帮学生掌握基础词汇、语法与交际用语,更需借语言学习培养文化认同、逻辑思维与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常以 “单词背诵 + 句型操练 + 课文朗读”为主,即便融入跨学科元素也多是简 未形 导致学生难将英语知识与生活、其他学科关联,素养培养流于形式。随着教 目式教学 “以项目为载体、以问题为驱动、以整合为核心” 的特点,成为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探索小学英语跨学科项目式教学实施策略,旨在破解传统教学困境,推动英语教学从 “知识本位” 向 “素养本位” 转型。
二、当前小学英语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的现存问题(一)项目设计脱离学生实际,兴趣驱动不足
项目主题与任务设计未充分考虑小学生认知规律与生活经验,存在“成人化”“复杂化”问题。例如,为五年级学生设计“国际文化差异调研”项目,要求学生查阅国外文献、撰写英文调研报告,超出学生语言水平与探究能力;部分项目缺乏趣味性,如“英语学科知识竞赛”,仍以背诵、答题为主,未体现项目式教学的实践性与探究性,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低,难以激发学习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
(二)评价体系单一,忽视素养发展过程
当前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评价多聚焦“英语成果”(如手抄报的英文书写、展示的英文流畅度),忽视项目过程中的合作能力、探究方法、思维表现等核心素养维度。例如,在“英语短剧表演”项目评价中,仅依据学生台词记忆准确性评分,未关注学生是否主动分配角色(合作能力)、是否创新改编剧情(思维品质)、是否在遇到困难时主动请教(学习能力),导致评价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素养发展,也难以发挥“以评促学”的作用。
(三)教师跨学科能力不足,教学实施困难
小学英语教师多擅长本学科教学,对其他学科知识(如科学的实验操作、美术的设计技巧)掌握有限,在设计跨学科项目时易出现“学科知识错误”或“整合逻辑混乱”。例如,在“英语植物生长观察日记”项目中,教师无法准确指导学生用英语描述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关联科学);同时,教师缺乏项目式教学组织经验,在小组分工、时间管理、问题解决等环节指导不到位,导致项目实施效率低,难以达成核心素养目标。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的实施策略(一)分层设计任务:适配学生差异,兼顾素养进阶
根据学生英语语言水平(基础层:掌握基础词汇与简单句型;提升层:能进行简单对话与短文写作;进阶层:能流畅表达与创意输出)与综合能力,设计 “基础任务—提升任务—挑战任务” 的分层任务体系,确保不同层次学生均能在 “最近发展区” 完成项目,实现核心素养阶梯式提升。
以 “英语环保倡议书设计” 项目(对应外研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 “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 单元)为例:基础层任务为 “用英语填写环保行为清单(如‘Plant trees’‘Save water’),搭配图画辅助”,侧重语言能力中的词汇运用;提升层任务为 “用英语撰写 3-5 句环保倡议(如‘We should not throw rubbish everywhere’),并与小组成员讨论倡议可行性”,兼顾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进阶层任务为 “主导小组完成完整倡议书(含英文标题、正文、落款),并设计环保宣传口号(如‘Green earth, our home’),向其他班级展示”,提升语言能力、学习能力与文化意识。任务分层需明确但不僵化,允许学生根据自身进步调整任务层次,激发学习动力。
(二)优化实施流程:聚焦素养落地,细化教学环节
项目实施分 “启动—探究—展示—反思” 四阶段,各阶段明确素养目标与跨学科重点:启动阶段(1 课时),教师提问 “如何用英语介绍端午节?”,引导明确目标(用英语说习俗、懂文化)与学科关联(英语 + 语文 + 美术),指导分组分工以培养规划能力;探究阶段(3-4 课时),小组完成 “端午节英语介绍” 项目(外研版五年级下册 “Festivals” 单元),英语指导词汇(zongzi, dragon boat race)与句型,语文讲起源(屈原)与习俗,美术教元素绘画,学生查资料整合知识,提升语言能力与思维;展示阶段(1 课时),小组以英语演讲、手抄报呈现成果,教师引导用英语提问(如 “What do people eat on Dragon Boat Festival?”),锻炼表达与批判性思维;反思阶段(1 课时),学生 “自评 + 互评”,教师点评关注进步(如 “从单词到完整描述”),强化素养意识。
(三)完善多元评价:覆盖素养维度,关注过程与发展
构建 “内容-主体-方式” 多元评价体系,全面反映素养发展:内容涵盖语言能力(表达准度)、文化意识(中西差异理解)、思维品质(方案逻辑)、学习能力(合作积极性),如 “英语校园生活播报” 项目(外研版四年级上册 “School life” 单元),评价含发音流畅度(语言)、校园特色融入(文化)、内容逻辑(思维)、分工协调(学习);主体采用 “自评 + 互评 + 师评 + 家长评”,学生星级自评(如 “主动收素材★★★”),互评看合作(如 “帮改英文描述”),师评重素养提升(如 “从罗列词汇到连贯描述”),家长评家庭练习(如 “在家练播报”);方式为 “过程 + 成果” 评,过程通过项目手册、课堂记录收数据,成果关注音频、手抄报,不唯成果(如基础生虽播报不流畅,但主动收素材且进步大,仍评 “良好”),确保发展性。
(四)提升教师能力:强化跨学科素养,保障教学实施
教师是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的关键,需通过“培训+教研+合作”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一是开展专题培训,邀请英语与其他学科专家,讲解“跨学科知识整合方法”“项目式教学组织技巧”,如“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科学实验描述”;二是组织跨学科教研,英语教师与语文、美术、科学教师共同备课,如围绕“Seasons”单元,共同设计“四季英语绘本创作”项目,明确各学科整合点与指导重点;三是建立教师互助小组,英语教师在实施项目时,可邀请其他学科教师协助指导,如“英语植物观察日记”项目中,邀请科学教师指导植物知识,确保跨学科内容准确有效。
四、结论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英语跨学科项目式教学,通过 “锚定主题—分层任务—优化流程—多元评价—教师赋能” 策略,打破传统英语教学的学科壁垒与形式局限,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英语语言能力,同步发展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切实落实新课标 “素养导向” 要求,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跨学科应用能力与综合素养,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效路径;尽管实践中存在时间管理、小组合作、资源适配等问题,但通过优化项目设计、完善评价机制、加强教师协作可逐步完善,未来还需结合英语学习 APP、线上协作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便捷性与趣味性,让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更好服务于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志慧,梅晓燕,尹若飞.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设计,2025(3):149-151.
[2] 江春燕.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策略分析." #i{校园英语}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