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科学绘图:中小学科学教育创新实践的新路径

作者

杨红梅

泉州市晋光小学 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

一、科学绘图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价值

科学绘图是一种将科学知识与绘图技能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从认知发展角度来看,它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科学概念往往较为抽象,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而通过绘图,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图像,使其更加直观易懂。例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关于植物的结构这一知识点,学生仅仅通过文字描述和教师讲解,可能难以形成清晰的认知。但当他们动手绘制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结构时,就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植物的各个部分,从而深入理解植物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方面,科学绘图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科学绘图要求学生对研究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以教科版教材中对动物的学习为例,学生要绘制某种动物,就需要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在观察过程中,他们会注意到动物身体的比例、颜色的分布、运动的方式等细节,从而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和准确性。绘图的过程也是对观察结果的整理和记录,有助于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科学绘图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科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探索。在科学绘图中,学生可以在遵循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研究对象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比如在绘制未来的生态系统时,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大胆想象未来生态系统的样子,绘制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这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学绘图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绘图活动

教科版教材为科学绘图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章节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绘图任务。例如,在学习“ 声音的传播” 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示意图。学生需要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然后用图形的方式将声音的传播路径、速度变化等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绘图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开展绘图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教材中的科学概念。以“ 电路连接” 为例,学生绘制电路图时,要明确各种电路元件的符号和作用,以及电路的连接方式。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绘图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绘制的图形符合科学规范。

(二)组织小组合作绘图

小组合作绘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科学绘图任务。例如,在学习“ 地球的圈层结构” 时,小组内成员可以分工合作,分别负责绘制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等部分,然后将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小组合作绘图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不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绘图风格可能存在差异,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教师要鼓励小组内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提高绘图的质量。

(三)举办科学绘图展览

举办科学绘图展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科学绘图展览,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这不仅是对学生努力和成果的肯定,还能为其他学生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例如,在学校的宣传栏或者教室的墙壁上展示学生绘制的关于“ 生物的多样性” 的作品,让学生能够欣赏到不同风格和主题的科学绘图。

在展览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和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绘图思路和创作过程,其他学生可以提出疑问和建议。这样的评价和交流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科版教材中科学绘图案例分析

(一)《植物的一生》案例

在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中,科学绘图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要求学生观察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并进行记录。学生可以通过绘图的方式,记录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特征。例如,在种子萌发阶段,学生绘制种子发芽时的样子,包括种子的膨胀、胚根的伸出等细节。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绘制植物的叶片形状、茎的生长方向等。

通过这些绘图活动,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植物生长的变化过程,加深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理解。绘图也培养了学生的长期观察能力和耐心。在观察和绘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持续关注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植物的细微变化,并准确地绘制下来。这对于学生科学研究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路》案例

在《电路》这一单元,科学绘图对于学生理解电路知识起到了关键作用。教材中要求学生学会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包括电池、灯泡、开关等元件的符号和连接方式。学生在绘制电路图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如电流的流动方向、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等。

例如,当学生要设计一个能控制多个灯泡亮灭的电路时,他们需要先在纸上绘制出电路图,经过多次尝试和修改,确定最佳的电路连接方案。通过这种绘图实践,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电路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图形,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绘制电路图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电路图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

四、结语

科学绘图作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创新实践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它能够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种素养。通过结合教科版教材开展科学绘图活动,能够更好地将科学绘图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部分教师可能缺乏科学绘图的教学经验和技能,需要加强相关的培训。学校的教学资源也可能有限,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绘图材料和展示空间。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科学绘图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相信随着科学绘图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新军,索小芬,郭佳楠.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小学科学教育应用中的价值 意 蕴 、 现 实 困 境 与 实 践 路 径 [J]. 黑 龙 江 教 师 发 展 学 院 学报,2025,44(08):123-127.

[2]王振强,倪筱妤,徐文彬.中小学科学教育相关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2025,(01):124-144.

[3]吴文彬,郭巍巍.数字化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多维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5,38(13):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