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BIM 理念的工程测绘流程优化研究

作者

于邦仙 苏珩 席姗

内蒙古煤碳建设工程(集团)总公司 010010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项目复杂性的提升,传统工程测绘流程逐渐暴露出诸多制约因素,如测绘数据处理周期长、图纸与实际场景脱节、专业间协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与此同时,建设行业对测绘成果的精度、时效性与集成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测绘方式从单一作业向全过程信息管理转变。BIM 技术作为一种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建造手段,具备模型可视化、信息可追溯和过程可协同等优势,为工程测绘提供了技术支撑与理念更新[1]。将 BIM 理念嵌入测绘实践中,能够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测绘与设计、施工的高度融合,提升项目的整体运行效率与管理水平。

一、工程测绘流程的现状与BIM 介入的必要性

(一)传统工程测绘流程中的关键问题

在现行工程建设体系中,测绘流程主要依赖人工操作和二维图纸传递,工作呈现出明显的线性特征。数据获取与传输多环节分离,信息重复录入现象普遍,极易造成误差积累与信息断层。不同专业间缺乏统一的信息接口,协同作业效率低,测绘成果难以实现动态更新与实时共享,进而影响项目整体质量与进度控制。

(二)BIM 理念的技术特征与适配性分析

BIM 以三维数字模型为载体,将几何信息与构件属性深度融合,形成多维度、全周期的信息系统。其信息高度集成、实时可视、动态更新等特征,与工程测绘在空间精度、数据表达与结果应用等方面高度契合。BIM 可为测绘数据提供结构化组织框架,也便于与其他专业模型对接,有效支撑工程全流程的数据流通。

(三)BIM 介入测绘流程的必要性与优势体现

在测绘环节引入 BIM,不仅能够规范数据格式与传输方式,还能提升空间信息的表达效率。测绘成果借助BIM 模型直接服务于设计、施工与管理环节,促进信息共享与流程协同,减少误差与返工。同时,基于BIM 平台可实现测绘数据的可视化表达与动态管理,进一步提升工程的信息化水平与响应能力。

二、基于BIM 理念的工程测绘流程优化路径探析

(一)测绘数据采集阶段的BIM 辅助策略

在工程初期的外业测绘阶段,依托BIM 平台可实现对测区的预建模操作,通过模拟环境分析测量范围与精度要求,为数据采集提供精准坐标支持。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遥感、倾斜摄影等高效手段,能快速获取高密度点云和影像数据,并以数字化方式导入BIM 系统中,减少传统测量中因多次进场导致的资源浪费与误差叠加,提升作业效率与数据精度[2]。

(二)测绘数据管理与模型构建的融合机制

测绘数据采集后,可直接嵌入BIM 模型中实现建模操作。通过设置统一的构件属性与分类编码,数据在模型中以结构化形式存在,便于识别与调用。构建“ 测绘即建模” 的机制后,传统图纸转换、手动归档等环节被压缩,模型即成果成为可能。在模型基础上实现数据动态更新与结果联动,提高数据的可管理性和工程信息的响应速度。

(三)协同设计与施工测量的信息集成方式

BIM 平台具备高度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可作为测绘与设计、施工各环节间的数据桥梁。设计变更可实时反馈至测绘模型,测绘人员根据变更内容调整数据采集与坐标更新,形成设计与测量的闭环。施工单位亦可依据模型数据进行定位、放样与复核操作,确保施工精度与设计一致性,显著提高现场工作的协同性与准确性。

(四)测绘成果表达与交付标准的重构

在传统模式中,测绘成果多以二维图纸形式呈现,难以表达空间关系与附属属性。借助BIM 环境,测绘成果可在模型中以三维图形及属性参数共同呈现,并附带空间定位、材质信息等多维内容,构建更完整的数字交付物。成果不仅适用于当前阶段使用,还具备可追溯、可扩展和可再利用的特征,为项目运营期的数据管理提供基础。

三、BIM 理念下测绘流程优化的实践验证与应用成效

(一)典型项目中BIM 辅助测绘的实施方案

在某大型市政综合管廊项目中,测绘团队在项目前期引入BIM 技术,采用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现场地形数据,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形成初步实景模型,通过BIM 平台导入数据并构建基础信息模型。测绘数据不仅作为设计输入依据,还在施工放样、结构定位与竣工核查中发挥持续作用,贯穿项目全过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参与方以统一模型为沟通载体,极大减少图纸传递误差与专业理解偏差,提升了决策效率与实施准确度。

(二)测绘效率与精度的量化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传统测绘流程与引入 BIM 后的实际测绘作业周期与成果精度,发现BIM 模型驱动下的测绘流程在任务周期缩短方面表现显著。项目中点云采集与模型搭建同步完成,测绘周期较传统流程缩短约 35‰ 。数据精度方面,基于模型驱动的控制点布设与构件定位,误差控制在± 1cm 范围内,远优于常规测量方法。返工率因空间误判而引发的比例下降超过50% ,节约了大量人力与设备资源。

(三)流程再造对项目管理与信息化水平的推动作用

测绘流程重构不仅限于作业效率的提升,更在项目管理层面推动了信息系统的整体升级[3]。测绘成果嵌入 BIM 模型后,成为项目统一的信息基础,各专业可基于该模型开展设计协同与施工校核,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战的信息割裂状态。测绘部门从被动响应角色转变为主动数据提供者与管理节点,信息的流动更加顺畅,管理链条更趋紧密,项目整体的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

(四)存在问题与后续技术发展的展望

尽管BIM 在测绘流程中的应用成效显著,但在实际推进中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当前测绘行业对BIM 模型理解与操作能力参差不齐,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数据格式兼容性不足仍制约着模型深度集成。同时,高精度设备与BIM平台之间的联动性尚需加强,数据导入与同步更新机制尚不成熟。未来应加快制定测绘专属的BIM 接口标准,推动设备与平台一体化发展,强化测绘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培训,为BIM 技术在测绘行业的深入应用奠定基础。

结语:工程测绘在数字建造体系中的角色正从单一技术支持转向全过程数据核心,BIM 理念的融入不仅重塑了测绘的技术路径,也推动了工程信息环境的深层变革。测绘成果不再是静态图纸的堆叠,而是动态信息模型的一部分,具备更高的交互性、精确性与时效性。在数据密集、协同复杂的建设实践中,测绘流程的优化意味着管理效率与工程质量的同步提升。BIM 与测绘的深度融合,既是技术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工程建设对高效协同与精准决策的更高期待。

参考文献:

[1]霍兆宝.建筑工程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与优化探讨[J].现代工程科技,2025,4(01):85-88.

[2]杨凯文.机载激光雷达在公路勘测及 BIM 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测绘,2021,44(04):1-6.

[3]解凌飞,李德.基于BIM 技术的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协同设计[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0,(03):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