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施工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实践与效益评价研究

作者

何知樯

身份证号码:510781197905310010

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绿色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绿色施工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尽管绿色施工理念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但在工程管理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绿色施工理念与工程管理概述

1.1 绿色施工理念概述

绿色施工理念是在传统施工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施工指导思想,其核心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实现对环境的最小干扰、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它强调施工过程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通过采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及环境保护的技术与管理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降低资源消耗。绿色施工理念不仅是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施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它打破了 “重建设、轻环保” 的传统思维,将生态保护纳入施工全周期的考量范畴。

1.2 工程管理的基本内容与目标

工程管理是围绕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开展的系统性管理活动,其基本内容涵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四大核心环节。具体包括:制定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配置人力与物资资源、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架构、协调各方参建单位的工作衔接、对工程质量、安全、成本、进度进行动态监控等。工程管理的目标具有多元性,目标是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为项目交付提供可靠保障,保障施工安全,杜绝安全事故,保护作业人员生命健康。

二、绿色施工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实践方法

2.1 绿色施工规划与设计

绿色施工规划与设计需贯穿项目前期筹备阶段,在工程管理中体现 “预防为主” 的原则。工程管理团队应联合设计单位,将绿色目标纳入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扬尘、噪声、废水等污染控制指标,同时规划阶段需优化施工总平面布置,通过 BIM 技术模拟材料堆放区、加工区与作业区的空间关系,减少物料二次搬运能耗;合理划分施工流水段,缩短工序衔接时间,降低机械闲置能耗。还需制定绿色施工专项方案,明确各阶段节能、节水指标,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量化的管理依据。

2.2 绿色施工材料与设备选用

在材料管理环节,工程管理需建立环保准入机制,优先选用获得绿色建材认证的产品,如再生骨料混凝土、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涂料等,同时严格核查材料进场的环保检测报告。设备选用方面,淘汰能耗超标的老旧机械,推广电动工程机械、太阳能警示灯等节能设备,如采用电动挖掘机可减少 30% 以上的碳排放。2.3 绿色施工技术与工艺应用

工程管理需推动绿色技术的集成应用,在关键工序中嵌入创新工艺。例如地基处理采用冲击碾压技术替代传统强夯,减少土方外运量。主体施工推广铝合金模板体系,实现零木材消耗与免抹灰工艺,降低建筑垃圾产生。在节能技术方面,安装智能水电计量系统,实时监控各作业区能耗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设备运行时间;屋面施工采用倒置式保温与光伏发电一体化技术,实现建筑运营阶段的能源自给。

2.4 绿色施工过程管理与控制

过程管理需建立全员参与、动态监控机制,在工程管理中设置绿色施工专管员,每日核查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污染控制方面,采用智能扬尘监测设备联动雾炮系统。资源管理上,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模式,通过破碎设备将混凝土废料加工为再生垫层材料,回收率不低于 90% 。建立绿色施工考核制度,将节能指标与班组绩效挂钩,例如对实现用电指标节余的班组给予奖励,通过制度约束强化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三、绿色施工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效益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工程管理中实施绿色施工措施的效益,评价绿色施工理念在工程管理中取得的实际效益,旨在综合考量其对环境、经济、社会产生的作用,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项目优化、行业的应用,评价的效果也可用来证明前期绿色规划的准确性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做法有哪些不足、值得学习的地方,进而能够为项目的改进提供绿色施工模式。评价需恪守四个标准:科学原则,其指标设计的科学性,必须吻合绿色施工内部规律及项目管理的内在规律;全面原则,其从环境、经济、社会等层面展开评价,从而杜绝其产生的单一效应;实用性原则,其指标容易识别、获取、对比分析;原则性变化原则,指标内涵变化需遵循施工进展、技术发展及施工管理的需求,从而保证所出具的评价结果的时态性和适应性。

3.2 效益评价指标选取

指标的选择应围绕环境、经济、社会 3 大领域指标体系;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效果指标主要体现施工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污染防治效果、废旧物料回用效率、节能降耗效率等指标;绿色施工经济性能指标应体现绿色施工成本与效益,如初期开展绿色施工的成本回收期、后期运行过程节省的能耗费用、通过绿色施工带来的施工进度减少节省的工期等等;绿色施工社会效益指标主要体现施工对社会及周边人员的影响,如周边社区居民的满意程度、员工的健康影响指标、施工技术对行业绿色发展的带动等指标。指标的选择应不重复不交叉,充分体现绿色施工效益。

3.3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权重用来描述各个维度的重要性,不同方法获得的权重代表着不同的含义,经常使用的方法有基于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以及组合赋权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主观赋权法,利用专家经验对指标重要程度两两对比矩阵,从而由定性问题转换为定量分析,取得各个指标的权重;熵值法是客观赋权法,通过各指标数据取值变化范围的大小,利用熵值算法求得评价各指标间的差距,其权重越大表明各个指标数据变化越大,其客观性越好;组合赋权法根据评价指标信息的性质,建立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模型以提高各个权重合理性的方法,如根据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组成的组合赋权法,以考虑到专家组经验对重要指标的侧重,又能根据指标数据反映的客观规律调整主观偏差带来的不合理。

3.4 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对模型的评估要做到指标与权重的有效配合,可以构建绿色施工综合效益、绿色施工环境效益、绿色施工经济效益、绿色施工社会效益、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的多级综合评价模型。使用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指标的不确定性,将指标的定性叙述转化为数值表达,加入灰色关联分析法来计算各指标与最优指标的联系程度,进而判断效益达标状态。输入模型进行计算时,经过指标数据的处理,消除不同的量纲,得出相应的权重,进而得到各层值,最后得到综合评价值,从而直观反映出绿色施工效益所处的状态,帮助进一步优化与管理工作。

结语

本研究系统探讨了绿色施工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实践路径与效益评价体系,明确了从规划设计到过程控制的全流程实施方法,构建了多维度的效益衡量框架。研究表明,绿色施工与工程管理的深度融合,既能降低环境负荷,又能提升项目综合效益。推动评价模型的动态优化,为建筑业绿色转型提供更精准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参考文献

[1] 刘 广 鹏 . 绿 色 施 工 理 念 下 建 筑 工 程 管 理 创 新 分 析 [J]. 新 城 建 科技,2024,33(12):189-191.

[2] 吕平, 付学文.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J].四川水力发电,2024,43(05):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