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电气安装的施工技术

作者

赵秀秀

身份证号码:370124198909047545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功能日益多元化与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作为建筑的神经脉络,其安装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安全、能耗效率及智能化水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工程进度与成本控制,还可能威胁到建筑物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概述

1.1 施工前期准备技术

提前准备阶段施工对于整个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顺利施工具有很大的决定性。图纸会审方面,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专业人员审查电气系统图、平面图和剖面图,尤其是要审核电气系统的布置和管路布置是否科学合理,或者其它专业之间是否有矛盾冲突之处,防止设计问题导致出现施工返工的现象。施工组织设计方面,考虑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现场环境,确定施工部署以及施工技术与资源安排等内容,对一些特殊的节点进行专项技术施工的设计。

1.2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技术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影响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配管配线中要求电线保护管敷设须按规范进行,明配管要做到横平竖直,固定间距合适,暗配管埋深合理,接口严密,混凝土浇筑时防止浆入管内,堵塞管道,穿管前检查导线绝缘性能,同一回路导线一次性穿入,管内不得有接头,不同回路不得穿入同一导管,防止干扰;电缆敷设前要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和外观检验,依据现场情况规划线路,避免交叉,敷设时要保证弯曲半径满足标准,两端做好标记,终端头和接头严格按照绝缘处理和密封工艺进行施工。

1.3 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

安装过程都是建立在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控制基础上的。质量控制是通过自检、互检和专检组成的“三检”制度进行控制,例如在电缆头制作、接地电阻测试等一些关键性工序上控制,利用一些检测设备对施工中的质量进行及时控制,如有质量问题出现,可进行及时的维修。安全控制则是在规范的临时用电规范使用后,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施工时穿戴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器具,高处作业必须搭设可靠脚手架,在临边处做好防护工作;对安全意识强、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演练活动的次数有所增加,使得施工人员更加关注安全意识及安全工作,从而使得施工过程更加安全有序进行。

二、建筑电气安装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2.1 施工前期准备问题

很多公司在施工前期工作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在图纸会审过程中,有些公司的人员责任心不够强,对待图纸审核草草了事,电气系统与其他分部专业的管线错综复杂,没有及时找出管线交错存在的问题、电气装置预留孔洞尺寸、开孔位置不合适等问题,给后续施工带来了很多施工变更,增加了施工成本,延长了施工工期;施工组织设计缺乏对施工方案的针对性,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能博得成本低,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过程中套用前期的资料模板,导致在进行施工组织编制的过程中忽视了本工程的关键部位施工难点或缺乏施工关键节点、比较复杂的配电箱与智能化系统的连接等界面的考虑,现场施工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没有设计好的施工方案盲目施工。在采购材料和设备时,为了能降低成本,有些采购者贪图便宜以劣质的产品代替,电线电缆绝缘层厚度不符合要求、配电箱装置内部的部件不符合要求。

2.2 分项工程施工问题

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类问题直接影响电气系统运行安全。配管配线工程里,电线保护管敷设时,部分施工人员为追求速度,弯曲管材时未使用专用工具,导致管壁严重变形、弯瘪,影响穿线。暗配管与接线盒连接不牢固,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脱落现象。

导线敷设时,存在不同回路导线混穿同一根管的情况,且在管内进行导线接头处理,极易引发短路故障。电缆敷设工程中,电缆路径规划未充分考虑后期检修维护,部分电缆密集堆叠,散热不良。电缆终端头制作时,绝缘胶带缠绕不紧密,防水密封处理不当,易造成电缆进水、受潮,降低绝缘性能。

2.3 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问题

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质量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施工单位未严格落实 “三检” 制度,自检、互检走过场,专检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对隐蔽工程验收不严格,致使质量问题被掩盖。安全管理方面,临时用电线路私拉乱接现象普遍,配电箱未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或装置失灵,增加触电风险。

三、建筑电气安装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优化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为避免施工前期准备不足引发的问题,需建立严谨规范的工作流程。在图纸会审阶段,推行多方联审制度,组织设计、施工、监理、机电等多专业团队,采用 BIM 技术进行管线综合碰撞检查,对电气系统与其他专业的交叉部位进行三维模拟分析,提前发现并解决设计冲突。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期限,确保图纸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施工方案编制时,要求施工单位结合工程实际,组织技术骨干深入现场调研,并运用动画模拟、流程图等方式直观展示施工工艺,确保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3.2 改进分项工程施工技术

分项工程施工需强化技术规范与过程管控。在配管配线工程中,加强施工人员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实操考核,确保熟练掌握管材弯曲、连接等技术要点;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实时检测暗配管的埋深与固定情况,防止出现偏移、脱落。电缆敷设工程,运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路径规划,综合考虑电缆走向、后期维护等因素,优化敷设方案;采用专业电缆终端头制作设备,确保绝缘处理与密封工艺符合标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旁站监督,保证每道工序质量。配电箱、柜安装时,安装后进行垂直度、水平度检测;推行接线端子扭矩检测制度,确保接线牢固可靠,避免接触不良。

3.3 强化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

质量与安全管理需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在质量管控方面,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 “三检” 制度的具体流程与考核标准,对自检、互检发现问题未整改的班组进行处罚。组建专业质检团队,运用红外热成像仪、绝缘电阻测试仪等先进设备,加强对隐蔽工程、关键工序的检测验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每个环节可查可究。安全管理上,规范临时用电管理,采用智能配电箱系统,实现漏电保护、过载保护等功能的实时监测与远程控制。严格执行高处作业许可制度,对脚手架搭建、安全带佩戴等进行专项检查,不合格不得作业。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施工人员亲身体验安全事故危害,增强安全意识。

结语

本文系统梳理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剖析常见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通过完善施工前期准备、改进分项工程技术、强化质量安全管理,为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提供路径。这些研究成果对保障建筑电气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随着智能化技术发展,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将持续革新,需进一步探索新技术应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 铭 锐 . 绿 色 施 工 理 念 下 建 筑 电 气 安 装 技 术 分 析 [J]. 新 城 建 科技,2024,33(12):64-66.

[2]杨永康.建筑电气施工中低压电气安装技术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