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质量审核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
高鹏
身份证号码:370725199601214611
引言
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材料、医药等多个领域,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社会安全。质量审核作为把控产品质量、规范生产流程的核心手段,在原料采购、生产过程监控、成品检验等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石油化工行业质量审核现状概述
1.1 行业质量审核的主要内容
石油化工行业质量审核贯穿生产全链条,在原料采购环节,需对原油、化工中间体等原料的化学成分、杂质含量、理化指标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原料符合生产要求,对原油的硫含量、密度等指标的精准测定,直接影响后续加工工艺与产品质量。生产过程审核涵盖设备运行状态、工艺流程参数、操作人员规范等方面,通过实时监测反应温度、压力、物料配比,保障生产安全与产品稳定性。产品检验环节则依据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对成品油的辛烷值、十六烷值,化工产品的纯度、粒度分布等关键指标进行检验,只有达标产品才能进入市场流通。
1.2 质量审核的重要性
质量审核是石油化工行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从产品质量角度,严格审核可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维护企业品牌信誉,例如符合环保标准的清洁燃油,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在生产安全层面,审核能及时发现设备隐患与操作违规行为,防范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保障人员生命与企业财产安全。面对日益严苛的环保法规与市场竞争,质量审核助力企业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与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生产。
1.3 当前质量审核模式与特点
当前石油化工行业主要采用内部审核、外部审核与第三方审核相结合的模式。内部审核由企业自身质量部门主导,定期检查生产流程与质量管理体系漏洞,促进自我完善;外部审核多由客户或供应商发起,评估企业是否具备稳定供货与合作资质;第三方审核则由专业认证机构执行,出具权威认证报告,增强企业公信力。该行业质量审核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需审核人员熟悉复杂的化工工艺与检测技术。涉及环节众多,从原料端到产品端全流程覆盖。且风险高,任何审核疏漏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或质量纠纷。
二、石油化工行业质量审核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1 审核人员层面
在石油化工行业质量审核中,审核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成为突出问题。部分审核人员缺乏系统的化工专业知识与质量审核培训,对复杂的化工工艺、先进的检测技术理解不足,难以精准识别生产流程中的潜在质量风险。审核人员流动性大,经验传承不足,新入职人员难以快速掌握审核要点,影响审核质量。部分审核人员责任心缺失,存在走过场、敷衍了事的现象,未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开展审核工作,导致审核结果失真。
2.2 审核流程与标准层面
审核流程与标准的不完善严重制约质量审核效果。当前,部分企业审核流程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审核计划制定随意,未充分考虑生产环节的重点与难点,导致关键质量控制点被遗漏。审核记录不完整、不规范,信息追溯困难,影响审核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度。在标准层面,行业标准更新滞后于技术发展速度,例如新能源化工材料的检测标准尚未健全,使得相关产品质量审核缺乏明确依据。
2.3 企业配合与执行层面
企业对质量审核的消极态度与执行不力,是阻碍质量审核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部分企业管理层质量意识淡薄,将质量审核视为负担,仅为应付检查而被动配合,甚至提供虚假数据、隐瞒问题,掩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隐患。在审核整改环节,企业往往存在拖延、敷衍现象,对审核发现的问题未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或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同类问题反复出现。
2.4 技术与工具层面
设备技术水平差,影响质量和检验审核的效率和准确程度。石油化工产品质量审核检测技术具有较高难度,对检测设备的灵敏度、稳定性能要求高,而很多企业所采用的检测设备仍比较落后,无法很好地适应新型化学产品要求的检验灵敏度。产品质量审核信息系统落后,缺乏有效的数据系统,人工操作较多,数据处理速度慢,检测操作中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无法对相关企业做出准确的质量生产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协助。
三、石油化工行业质量审核问题的应对对策
3.1 加强审核队伍建设
完善的审核队伍是实现有效审核工作的重要因素。审核人员的工作必须建立准入制度,审核人员要有化工类的专业知识和质量审核资格,经理论知识与实践考核后才能上岗工作。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有关新化工工艺、检验仪器、质量标准、审核规范及具体操作方式等内容的专题培训,讲解有关常见问题、事故案例及经验教训,以提高审核人员专业水平。
3.2 优化审核流程与标准
评审的过程与评判的标准是保证评审质量的关键。组织要建立标准化的评审过程,具体包括评审计划安排、评审现场、报告的出具、整改跟踪等的具体做法与分工职责。通过流程图、检查表等形式让评审有条不紊地进行,不漏任何环节。在标准层面上,协会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修订标准,在新材料、新科技如新能源化工新材料、新型环保化工产品等领域尽快补充相应的检测标准和评审标准。
3.3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与配合度
使企业更加重视质量审核,配合质量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影响审核工作开展的根本性因素。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监督是重要的助推力,在政府方面的政策引导与法律法规的约束性指导下,完善企业的质量审核主体责任,并对企业提供假数据、拒不整改等不良企业要依法严惩,真正做到有一定的威慑力,从而引起震慑作用。企业自身的质量观要有所转变,要将质量审核制度提升到战略高度层面,实现内部质量文化的建设并针对相关的质量和内部质量审核文化要求和目标实施培训、宣传等工作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3.4 推动技术创新与信息化应用
加强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水平应用。增加经费投入,购置高端检测仪器,例如质谱仪、在线检测设备等满足高性能化工产品相关产品质量检测指标需求,增强痕量杂质检测。强化质量审核信息化工作,构建审核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审核计划设计、审核数据测量、审核报告出具等方面管理水平。
结语
本研究系统剖析石油化工行业质量审核常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通过强化队伍建设、优化流程标准、压实企业责任、推进技术创新,可有效提升审核质量与效率,助力行业筑牢质量安全防线。但随着行业技术革新与标准升级,质量审核需持续完善,未来应聚焦智能化审核技术应用与国际标准协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科平,巩方舟.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化生产模式的构建与效益分析[J].石化技术,2024,31(11):294-296.
[2]李志伟.石油化工分析检验的质量管理与优化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43(1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