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运用
李永波
身份证号码:130524198112032538
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电力作为现代社会运行的核心能源,其供应的稳定性与高效性至关重要。传统电力系统主要依赖人工操作与简单自动化设备,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电网结构、多元化的用电需求以及大规模新能源接入时,暴露出运行效率低、故障响应慢、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通过对智能化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文章阐述了智能化技术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为今后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概述
1.1 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是指将先进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测、控制和管理。它涵盖了从发电厂的自动化运行控制,到输电网络的智能调度,再到用户端的智能化用电管理等一系列过程。通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和处理各种运行数据,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电力的高效生产、传输和分配,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运行成本和人工劳动强度。
1.2 发展历程
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经历早期人工操作加上简单的继电器控制、运用模拟电子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用,实现基本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随着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监控系统开始出现在电力系统上,实现了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集中控制,使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融合,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出现智能变电站、智能电网等新技术,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
1.3 应用现状
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发电环节,大型发电厂广泛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发电机组,实现了精确控制,促进了发电效率的提高与电能质量的提升。输电环节,智能电网的应用能够对输电网络进行智能调度,自适应控制,提高了输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输电损耗进一步降低。变电环节,智能变电站大力推广,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应用了自动化设备和数字化技术,变电运行过程实现了智能化和无人值守,变电运行效率得到了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配电环节,应用了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对配电网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测,准确分析和诊断配电网发生的故障,供电稳定性、可靠性得以提高。用电环节,广泛应用了智能家居、智能电表等,提高了用户用电智能化管理水平,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用电服务。
二、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在电力系统故障处理环节中的故障诊断,并且通过利用大量的电力系统历史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辅助故障诊断。针对电力系统动态优化控制来说,利用增强学习方法,电力系统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反复的互动学习,自主地不断进行控制,如改变发电功率、电网电压等,从而实现在控制系统的性能改进。
2.2 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
电力大数据技术全量运用于电力业务各个流程,在获取数据方面,基于智能用电表、传感器等实时收集用户的行为用电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等数据,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关联规则等分析,最终得出精准的负荷预测结果。在电网优化调度方面的应用,基于大数据综合发电成本、输电线损、新能源的不可控性,通过线性优化、遗传算法等优化模型计算出发电组合最优发电量及功率分配,有效降低系统发电成本;在设备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根据大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设备的生命周期数据,分析设备的故障发生几率,指导其进行运维。
2.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建立电力系统的智能感知互联网络。智能电网中的传感器分布在发电、输电、配电环节,采集设备的温度、电流、电压等数据,通过 5G、光纤等通信网络上传至云平台,例如针对输电线路的监测,采用无人机搭载物联网设备定期巡检,实时传输线路图像以及参数信息,基于图像识别检测是否存在绝缘子破损、导线断股等问题,进行早期故障预判。物联网技术支撑的配电侧智能开关、配电变压器等设备能够实现自动隔离和恢复故障,缩短停电时间 80% 以上。
三、智能化技术提升电力系统效率与可靠性
3.1 智能调度优化电力资源分配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智能调度,通过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的运行状态和负荷变化实时计算发电机组在最优工况下运行,对电力资源进行最优配比。采用现代优化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等能够实时给出最优发电计划以及最优输电方案,减少发电成本和输电损失。智能调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到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动态调整发电计划以及输电方案,使电力系统始终处于高效运营状态。
3.2 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操作时间
电力系统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应用,提升了电力自动化控制水平,节省人工操作的时间量。传统电力系统中的很多操作需靠人工手动完成,操作过程过于繁琐,容易产生人工操作上的失误。自动化控制的智能化应用可以按照预设的程序逻辑完成设备的自动启停、参数调节、设备故障处理等工作,不仅实现了操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节省人工操作过程所需的时间,提升了电力运行效率。自动化控制实现电力系统 24 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和操作,使电力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稳定运行。
3.3 自愈控制提高系统应对故障能力
自愈控制是智能化电力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能够显著提高系统应对故障的能力。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愈控制系统可以迅速检测到故障位置和故障类型,并自动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和恢复。自愈控制系统还可以对故障设备进行自动修复或启动备用设备,使电力系统尽快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这种自愈控制能力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降低了故障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结语
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运用,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与可靠性,但在数据安全、系统兼容等方面仍存挑战。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加强跨领域协同,完善标准规范,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电力系统更深度融合,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张永 进. 电力 系统 电气 工程 自动 化的 智能 化应 用 [J]. 产品 可靠 性报告,2024,(12):89-90.
[2] 董方晨. 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运用[J]. 电力设备管理,2024,(22):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