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解决“关键问题”的初中排球正面双手传球实践做法

作者

沈舜尧

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 浙江 宁波 315100

【摘要】本文基于学生平时生活经验,利用动作技能正迁移规律,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中小学生学习排球传球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传球动作,解决触球时手型、手指击球点和用力过程较抽象关键问题,总结摸索出一套形象直观、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

【关键词】关键问题 初中 排球 教学方法

正面双手传球是排球比赛中最为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不仅关乎到球队的进攻组织,也是防守反击的关键环节。如何提高常态教学质量,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是体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初中排球正面双手传球的关键问题

很多初学者在传球时容易用手掌或拳头去接触球,导致传球不稳定,无法准确控制球的方向和力度;传球时需要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如果身体协调性不佳,会影响传球的质量; 传球时,如果重心控制不好,容易造成身体失衡,影响传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比赛中,球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如果注意力不够集中,会影响传球的判断和准确性。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传球的技术动作要领,手型是正面双手传球的关键问题,教师需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年龄结构实际情况,和该动作力学与生理学原理、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技术,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以及训练经验,基于学生平时生活经验,利用动作技能正迁移规律,总结摸索出一套形象直观、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二、解决初中排球正面双手传球关键问题的实践探索

(一)练习手段一:胸前按压指关节

要求:两脚左右开立,两手手指用力按压,两食指尽量吻合在一起,掌根分开,4*8拍

作用:

1、预防指关节怕挫伤心理;

2、体会手腕以及十指紧张用力时的感受,增强手指手腕的力量,解决传球过程中会出现双手用力不均匀的现象;

3、帮助同学树立手指接触球的位置,十指相互接触的地方就是十指接触球的位置,体会手指要包住球的直观感受。

(二)练习手段二:额斜上方按压指关节并腕关节内、外旋

要求:

1、双手在基础上,双臂上举至额前上方额前上方相距一个球的距离时时停下来,掌心尽量空出,继续按压指关节

2、在腕关节慢速内旋、外旋,并不断加大腕关节活动范围,特别时内旋的力度

作用:

1、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体会到传球时击球点的位置;

2、体会传球时手腕的发力过程

(三)练习手段三:接球点位置腕关节内、外旋

要求:

1、在两手分开,手腕稍内旋,大拇指成呈“一”字型,手型成半球状,切勿大拇指超前或呈现“八”字型

2、在的基础上,反复做腕关节内、外旋,运用正面、侧面、背面进行示范

作用 :

1、体会徒手传球时手型定格,解决手型不正确问题,深刻理解正确与错误传球时手型的区别,以及手型常常会与篮球双手胸前传球的手型混淆;

2、会徒手传球时腕、指的用力过程。

(四)练习手段四:个人一抛一接后快速弹出

要求:

1、双脚左右开立,前后稍错开,双膝弯曲,要传球动作在额前上方轻轻接住后利用球对手指的压力快速弹传出;

2、应抓住其动作关键,并采用完整练习法和分解练习法,使学生对腕指动作的认识,逐步的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回到实践中去,初学者抛球时也很关键,要求反复练习;

3、抛球后,马上摆好传球手型,再接球。

作用:

1、自己学会自己检查手型是否正确以及击球点位置过高或过低;

2、体会排球传球时准备姿势的正确动作。

(五)练习手段五:对墙传球

要求:

1、自然站立,肘关节微微抬起靠墙,两手掌心相对呈半球状置于额前,手指手腕有弹性的将球送出

2、离墙0.3米远,上下肢协调用力,练习过程中,注意手指手腕的协调用力,练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巡回指导,个别纠错

3、可以进行传重球(篮球、实心球等)的练习,

作用:

1、这样做的目的可以提高练习密度和运动量;

2、并且能锻炼学生手指手腕的力量,解决手指弹力差或用不上手指弹力的问题。

(六)练习手段六:  两人一球,一抛一接

要求:

1、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两人相距3米,一人抛球,一人运用排球传球的手型进行接球,在接球过程中要注意缓冲。

2、可以增加移动接球的练习,抛离接球队员左右各1米左右的来球,要求在传球时,首先需判断球的位置,快速移动到球的下方,右脚必须指向传球方向,进而完成传球,将球传到指定位置。

作用:

1、这样的练习目的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传球的手型,并且学习和练习如何在传球之前进行缓冲,为传球做准备;

2、增加移动主要目的是使得练习不再单一、枯燥,同时也增加了练习的难度,

使得更具有挑战性。

(七)练习手段七:边移动边自传球

要求:

1、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上下肢的协调用力,以及手指手腕的协调用力。

2、练习的重点要放在上下肢协调用力方面,反之学生上下肢不能协调用力,这样传出的球力量和高度都不足,也无法传到指定的位置。

作用:

在比赛过程中,如果二传没有移动到位,那么就无法完成传球,也就无法组织进攻 ,排球传球技术需要准确地判断人和球之间的位置,灵活地移动。

(八)练习手段八: 两人一球,一人固定一人移动对传 ,或两人对传

要求:

1、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相距3米,进行一人抛球一人传球的练习,要求传球的同学将球尽量传到抛球人的头顶位置,传球过程中注意手型动作以及身体的协调用力(见图一);

2、两人一组,相距3米,进行对传练习。要求传球的球要有一定的高度以及弧度,尽量传到对方的头顶位置,球要平稳尽量不要旋转;

作用:

1、这个练习帮助学生学习和练习传球的技术动作,使得学生进一步掌握排球传球的技术动作。

2、排球的许多技术都离不开脚步的移动,如果脚步移动不到位的话,很多技术都无法完成。

三、结语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正面双手传球技术,提高比赛中的传球质量。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加强身体协调性和注意力的培养,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战演练,让学生在比赛中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这项技术。

沈舜尧 1971-,男,浙江宁波人,本科,中学高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