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造价管理与控制

作者

付俊杰

身份证号码:370785199109247119

引言

在全球能源结构持续调整与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技术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等显著特征。随着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攀升以及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成本管控压力。

一、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造价管理与控制概述

1.1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特点

石油化工工程涉及复杂的工艺流程,对技术要求极高,从原料加工到产品生产,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确控制。工程建设规模庞大,常包含多个生产装置、配套设施及辅助工程,投资金额巨大。建设周期长,从项目规划、设计到施工、竣工,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期间易受多种因素干扰。由于涉及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工程建设对安全和环保要求极为严格。

1.2 造价构成分析

石油化工工程造价主要由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及建设期利息等构成。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在总造价中占比较大,其价格受设备品牌、技术含量、市场供需等因素影响。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包括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等费用,与工程规模、施工难度、人工及材料价格密切相关。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涵盖土地使用费、勘察设计费、监理费等,这些费用虽占比相对较小,但对工程顺利开展不可或缺。

1.3 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有效的造价管理与控制能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合理使用,避免资金浪费和超支现象,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对工程造价的严格把控,可促使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工程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空间。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良好的造价管理有助于企业制定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提高项目中标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合理的造价控制能够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避免因资金问题导致工程延误或质量下降。

二、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造价管理与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投资决策阶段

在投资决策阶段,部分企业对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对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趋势、原材料供应等因素的全面分析,导致投资估算不准确。一些项目为了尽快获得审批,故意压低投资估算,使得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缺口不断增大。投资决策过程中缺乏多方案比选,不能从技术、经济、环境等多个角度综合评估项目方案,难以选出最优方案,影响项目整体效益。

2.2 设计阶段

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技术可行性,忽视经济合理性,缺乏对设计方案的造价优化。一些设计人员为了追求设计的安全性和先进性,采用高标准、高规格的设计,导致工程造价大幅增加。设计变更频繁也是设计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由于设计前期准备不充分、设计深度不够等原因,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变更大量发生,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还会造成工程造价失控。

2.3 采购阶段

采购阶段存在采购计划不合理的问题,部分企业对工程所需设备和材料的数量、规格、质量要求等掌握不准确,导致采购过多或过少,增加采购成本。在选择供应商时,缺乏对供应商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容易出现采购到劣质产品或高价采购的情况。采购合同管理不善,合同条款不严谨,对设备和材料的交付时间、质量标准、价格调整等约定不明确,容易引发合同纠纷,增加工程成本。

2.4 施工阶段

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阶段是工程的施工阶段,但由于在目前的施工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严格依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需要返工整改,增加了工程成本。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材料浪费严重、设备闲置时间长、人工低效,都会增加工程成本。工程变更管理不规范,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随意提出工程变更,建设单位在对工程变更的审批过程中把关不严,造成工程变更失控,工程造价大幅度增加。

三、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造价管理与控制优化策略

3.1 投资决策阶段优化策略

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组织专业力量,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全面、深入考虑各种因素对项目投资的作用,增强投资估算的可靠性。完善投资决策机制,项目决策过程中引入多选一项目方案比选办法,在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对项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净现值法等科学方法选择最佳方案,确保项目投资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3.2 设计阶段优化策略

采用限额设计,确定设计限额指标,要求设计单位严格按照限额做好设计工作,努力在满足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施限额设计。建立激励机制,对能够在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设计单位,在工程竣工结算时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设计单位优化设计方案的积极性。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的产生。对于确需进行的设计变更,要严格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分析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确保设计变更合理、经济。

3.3 采购阶段优化策略

合理编制采购计划,依据工程进度情况和项目需求量进行核算,精确核算采购设备和材料的总量、规模、质量等,避免过多采购或者过少采购。建立采购供应商评价制度,对供应商信誉、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等内容进行综合考量,挑选优质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减少采购费用。加强采购合同管理,采购合同条款严密,具体,明确设备或材料交付时间、质量标准、价格调整、违约责任等内容,防止发生采购纠纷。

3.4 施工阶段优化策略

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施工图纸及施工规范施工,把好工程质量管理关,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出现因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引起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返工整改,造成部分返工整改费用浪费。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合理利用现场材料堆放地点和设备停放位置,提升材料和设备的利用率,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加强现场人工管理,提升工人工作效率,杜绝工人存在人工窝工等现象。加强对工程变更控制,建立工程变更审批程序,对一些不必要的工程变更坚决不审批。对一些必须进行的工程变更要严格进行控制和审批,以避免工程变更后造成工程造价失控情况的发生。

结语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造价管理与控制是一项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工程,投资决策、设计、采购、施工及竣工结算各阶段环环相扣。当前行业在造价管控中仍面临决策粗放、变更频繁、管理滞后等痛点,需通过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破解。科学优化各阶段管控策略,可显著提升成本控制效能。随着大数据、BIM 等技术深度应用,行业需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在绿色化转型中兼顾造价控制与环保要求,推动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同统一,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管理根基。

参考文献

[1]刘洪,王燕龙,周岩.化工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控制的优化措施[J].化工管理,2024,(17):7-9.

[2] 宋福来, 龚文文.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造价管理与控制[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24,32(0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