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医学院校医学生减脂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作者

李奕霏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省白城市 137000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全球肥胖率持续攀升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肥胖相关慢性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指出,我国成人超重率达 34.3% ,肥胖率 16.4% ,合计超半数人口受超重问题困扰。

医学院校学生作为未来医疗卫生工作者,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职业发展。调查显示,医学生因长期久坐学习、饮食不规律等,超重及肥胖率达 35% ,略高于普通大学生群体。肥胖不仅降低学习效率,还可能增加未来执业中慢性病诊疗的认知偏差,因此开展针对性减脂课程具有现实必要性。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国外针对大学生的减脂干预研究已形成成熟体系,多采用运动与饮食结合的综合方案,12 周干预可使体脂率平均下降 3-5% 。国内研究则多集中于普通高校,针对医学生的专项课程设计较少,现有方案未能充分考虑其" 学业繁重、医学知识储备丰富" 的特点。

本研究的创新价值在于:一是结合医学生专业背景设计课程,用医学原理解释减脂机制;二是通过实验验证课程效果,为医学院校提供可复制的减脂教育模式,既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也为其未来开展患者健康指导积累实践经验。

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某医学院校 200 名医学生进行基线调查,筛选出 60 名 BMI⩾24 的超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0 人)与对照组(30 人)。两组年龄、性别、BMI 等基线数据无显著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2.2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近5 年 PubMed 、CNKI 中关于青年减脂的中英文文献,重点分析运动强度、饮食配比与减脂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实验法:实验组参与12 周减脂课程,对照组维持日常活动。分别于实验前后测试体重、体脂率(生物电阻抗法)、BMI、肺活量、握力等指标。

问卷调查法:采用自制问卷收集实验组饮食运动习惯变化,有效回收率96.7% 。

数据分析法:使用 SPSS 22.0 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和配对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医学生肥胖现状及课程设计

3.1 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基线调查显示,医学生肥胖的主要诱因包括:

饮食行为: 78% 存在晚餐过量现象, 56% 每周摄入油炸食品 ⩾3 次,与临床实习夜班频繁相关。

运动不足:日均运动时间 <30 分钟者占 82% ,主要因 " 课业繁重"( 67% )和" 缺乏场地"( 23% )。

心理因素:考试期间暴饮暴食发生率达 45% ,压力性进食成为重要诱因。

3.2 课程设计要点

3.2.1 目标体系

短期目标:12 周内实验组平均体脂率下降 ⩾3% ,BMI 降至 24 以下

长期目标:培养自主健康管理能力,使 70% 学生形成每周运动 ⩾3 次的习惯

3.2.2 核心内容

1. 运动干预:

有氧运动:每周3 次,每次40 分钟,采用慢跑、游泳等形式,强度控制在靶心率(220- 年龄)的 60-70%

力量训练:每周2 次,每次30 分钟,以徒手训练为主(深蹲、平板支撑等),适应校园场地限制

2. 饮食指导:

能量控制:男生每日 1800-2000kcal ,女生 1500-1700kcal

配比方案:蛋白质占比 30% (鸡蛋、瘦肉),碳水 45% (全谷物),脂肪 25% (坚果、橄榄油)

行为矫正:采用"5 分钟延迟进食法" 应对压力性食欲

3. 健康教育:

医学视角:用病理生理学解释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技能培训:教授体脂率自测、食谱制定等实用方法

3.3 课程实施保障

时间安排:利用晚自习间隙(19:00-20:00)开展,避免与专业课冲突

监督机制:建立微信群打卡制度,每周提交饮食日记和运动记录

考核方式 :结合 attendance( 30% )、技能掌握( 40% )、指标改善( 30% )进行综合评价

四、实践结果与分析

4.1 身体成分变化

实验组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 P<0.01 ):

体重:从 68.5±5.2kg 降至 63.2±4.1kg ,平均减少 5.3kg

体脂率:男性从 24.3±2.1% 降至 20.1±1.8% ,女性从 32.6±2.5% 降至28.2±2.0%

BMI :从 25.8±1.3 降至 23.5±1.1 ,达到正常范围

对照组 12 周内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 P>0.05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2 体能与健康行为改善

心肺功能:实验组肺活量提升 12.3% ,台阶试验指数提高 18.5%

肌肉力量:握力增加 9.2% ,俯卧撑完成数量提升 40.6%

行为改变: 83% 的学生减少油炸食品摄入, 77% 养成每周运动 ⩾3 次的习惯,65% 掌握简易食谱设计方法

4.3 课程满意度评价

实验组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为 90% ,其中 " 医学知识融入度 " 评分最高(4.7/5 分)," 时间安排合理性 " 评分最低(3.8/5 分),提示需进一步优化课程时段。

五、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1. 针对医学生设计的减脂课程可显著改善其身体成分,12 周干预使体脂率平均下降 4.2%

2. 课程结合医学专业特点,通过”知 - 信 - 行”转化,有效促进健康行为养成

3. 运动、饮食、教育三维干预模式优于单一手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5.2 实践建议

1. 学校层面:将减脂课程纳入必修学分,与《预防医学》等课程联动教学

2. 教学优化:增加线上模块应对实习冲突,开发”医学减脂”APP 提供个性化指导

3. 资源保障:联合食堂推出减脂套餐,在自习室附近设置简易力量训练区

4. 长效机制:建立”入学 - 毕业”全程健康档案,将体能指标纳入奖学金评选参考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2] Wang L, et al. Effect of combined exercise and diet intervention on college students’body composition[J]. J Sports Med,2021,12(3):45-52.

[3] 张 敏 . 医 学 生 健 康 素 养 与 肥 胖 相 关 性 研 究 [J]. 中 国 学 校 卫生 ,2020,41(5):726-728.

[4] 李响.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超重大学生减脂效果的Meta 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2,45(2):89-96.

[5] WHO.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obesity prevention[R].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