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八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研究

作者

史小华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关川实验学校

摘要:本文聚焦“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八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优化分析。通过分析当前学业负担过重、评价机制单一、分层实践随意等现状困境,提出构建差异化目标体系、科学编排作业内容、多元评价反馈机制等实施路径,完善家校协同机制、教师专业培训体系、资源支撑平台等支持体系。希望能够实现作业价值最大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数学教学提质增效。

关键词:“双减”政策;八年级数学;作业分层

引言:随着“双减”政策全面实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成为教育改革重点方向,作业设计质量直接关系政策实效。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数学思维发展关键期,认知能力差异明显,传统作业模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基于此,探究“双减”背景下八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既能响应政策号召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价值。文章聚焦八年级数学学科特点,探究作业分层设计策略优化路径,为教师提供参考。

一、分析八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现状困境

部分教师仍习惯采用统一标准布置作业,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使得部分学生因难度过高而产生挫折感,另一部分学生则因任务过于简单而缺乏挑战性,学习效果不佳。作业内容设计趋于机械化,过分强调重复训练,低质量作业占比较高,题海战术现象依然普遍,与“双减”政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作业形式单一主要局限于纸笔练习,缺乏实践探究类任务,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评价反馈机制方面,现行评价体系过于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且评价主体单一,主要依靠教师评判,缺乏学生自评互评环节,评价方式僵化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真实水平。

作业实施过程中分层标准模糊,层次划分随意性大,往往简单依据学习成绩进行分层,忽视学习方式、兴趣特长等多维因素缺乏科学依据。资源支撑不足问题尤为突出,教师工作量大难以兼顾分层设计需求;缺乏系统性教研指导,导致分层实践流于形式。信息化支持不足无法实现精准分层推送与即时反馈,家校协同机制不健全,家长对作业分层认识不足,配合度不高。

二、构建八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路径

教师需精准定位分层目标,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差异化目标体系。将目标分为基础型、发展型、提升型三层:基础型目标聚焦基本知识点掌握与基础运算能力培养,确保全体学生达成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型目标注重知识迁移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适合中等水平学生;提升型目标强调数学思维拓展与创新意识培养,满足优秀学生挑战需求。科学编排作业内容,实现梯度设计。基础层作业注重夯实基础,设计趣味性习题激发兴趣;发展层作业注重知识整合应用,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思维;提升层作业注重拓展深化,引入探究性任务提升创新能力。作业呈现形式应多样化,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整合课内外资源,设计实践探究类任务,如数学建模、实地测量、数据分析等,提升学生应用意识;设计合作互动类任务,如小组研讨、成果展示等,培养合作精神。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教学为例,可设计分层作业如下:基础层聚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定理等基本概念理解与计算,如设计趣味几何图形内找出所有三角形并计算内角和,或利用动手操作验证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等活动,巩固核心知识点;发展层强调知识应用与综合分析,如设计含三角形内外角综合计算题,或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如测量建筑物高度等应用问题,培养空间想象力与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层引入开放探究任务,如通过设计角度测量仪制作项目,要求学生利用三角形角度性质设计简易测角器,并完成实地测量报告;或引导学生探究如果三角形内角和不等于180度会怎样等思辨性问题,拓展数学视野。评价方式上,对基础层关注计算准确性与概念理解度,发展层注重解题思路与方法多样性,提升层重点评价创新思维与探究深度。通过分层设计,使不同学习水平学生均获得适合挑战与成功体验,实现三角形角度知识学习最优化,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三、完善八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支持体系

构建家校协同机制加强家长宣导培训,通过家长会、讲座等形式普及作业分层理念提高认可度。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定期反馈学生作业情况共享分层指导策略,明确家长角色定位,指导家长提供适度辅导避免过度干预。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开展系统学习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政策文件与作业分层设计方法,实施实践指导,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形式提升教师实操能力。促进集体备课,发挥教研组作用,共同研发分层作业资源。打造资源支撑平台同样重要,建设分层习题库,分类整合习题资源支持灵活调用。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画轴对称图形教学为例,可构建完善支持体系:在教师支持方面组织教研组专题研讨,共同分析轴对称图形教学重难点,开发三层次作业资源库,包括基础型轴对称概念理解练习、发展型轴对称变换应用题、提升型轴对称探究项目。制作微课资源针对轴对称作图常见错误点设计专题指导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开发数字化工具如轴对称图形动态演示软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轴对称性质。在家校协同方面设计家庭活动指南,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在生活中发现轴对称现象,如蝴蝶翅膀、建筑物等。提供分层家庭作业指导建议如基础层家长可督促完成必做题,提升层家长则鼓励孩子参与开放性探究。建立班级作业展示平台,定期分享优秀作业成果,增强家长对分层作业效果认可。在资源支持方面整合几何画板等数字工具,开发轴对称图形在线绘制与自动评估系统,设计阶梯式轴对称图形绘制任务卡,学生可根据自身水平选择挑战。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八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优化是落实“双减”政策关键举措。文章通过分析现状困境,从目标定位、内容编排、实施策略、评价反馈等方面构建实施路径,并从家校协同、教师培训、资源支撑、激励保障、监督评估等维度完善支持体系。研究表明,科学合理作业分层设计能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升学习效率,培养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实践探索,形成可推广经验模式,推动数学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许滋祺.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及反馈评价的策略研究[D]. 吉林:延边大学,2024.

[2] 吴婷婷. “双减”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工作开展策略[C]//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5.

[3] 周燕. 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12):44-46.

本文《“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八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研》,已被列为定西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立号:DX[2024JJKS0083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