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赵罗文
身份证号码:230105198401040326
引言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正经历从传统核算型向战略决策型的深刻转型。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财务管理环节中,深入到财务管理各个工作模块内部,把分散的子模块有效整合成为一个管理体系,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审核、查勘与监控财务信息数据,确保财务资金的安全运行,为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的财务资金支撑。
一、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1.1 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信息技术通过自动化与流程优化,重塑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边界。传统手工记账模式下,财务人员需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数据录入、凭证编制与报表生成,不仅效率低下,且易出现人为错误。云计算技术支持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将分散的财务流程集中化处理,通过标准化操作进一步提升处理效率,使企业得以释放财务资源,聚焦于战略分析与价值创造。
1.2 增强决策支持能力
在信息化大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支持下的管理会计对企业决策所提供的辅助信息更加准确。管理会计大多情况下是依据企业过往信息而做的相关财务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且不具备灵活性,无法通过大数据对企业过往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因此,在数据量庞大、数据维度繁复、数据类型不一的情况下,应用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使用数据比对方法、各种分析模型与相关算法,进行数据智能匹配以及进行动态的财务预测、推演和模拟情景分析,对企业的资金需求量、资金运用能力、对生产经营发展的远景进行规划;通过数据看板对企业的 KPI 进行数据处理和监控,在看板上显示财务信息、实时为管理层提供明确的财务数据。
1.3 促进业财融合
信息化消除财业部门之间的信息阻断,促进业财一体化。以往业务流和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价值信息之间断续分离,信息迟滞、失真。ERP 系统有效打通业与财的数据界限,通过从业务环节生成采购、生产、销售的业务流与财务流实时联动同步,真正实现业财数据同步共享。更帮助企业进行业财一体化的精益管理。
1.4 加强风险管控
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来说,大数据运行智能财务风险预警与内部控制确保了公司财务的安全,传统的风险管控形式是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和固定的审核形式来预测风险,这样一来就很难发现财务的隐性风险,而运用大数据的智能风险预警来打造风险预警管理,可以通过抓取企业的数据和行业指数来利用智能的异常分析,实现自动化警醒。
二、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2.1 降低财务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信息化的实现通过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处理大幅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传统财务模式下的数据信息填写、报表单据填写整理等工作消耗的人力资源非常多,很多时候会因为人员工作原因导致数据计算及填写有误差。RPA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实现了财务流程的自动改进,OCR 技术能够便捷扫描纸质发票等相关信息,并自动整理为电子数据,减少了相关手工输入工作量。
2.2 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系统和体系
新时期利用信息化为内控管理体系助力。传统的内控制度需要人工监控制度,内控体系缺乏全面的监督和督促管理,且影响效率。信息化建立的信息管理体系则能够进行全方位与有效的监督。区块链利用其分布式和不可篡改的数据库,被应用于企业财务数据,这样能够对企业财务数据实现“留痕”,通过技术手段预防可能出现的数据被破坏与作弊。大数据分析利用大量的数据源为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全面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利用数据分析预警模型,对非正常的交易进行监管,监控有违规行为的发生。
2.3 及时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信息孤岛被信息技术打破,决策信息快速形成。长期以来,传统财务报告往往是滞后、周期长,单一信息维度无法有效决策企业运营。而借助信息化大数据、商业智能(BI)等技术,企业可以对财务数据和市场、客户、供应链等维度的数据进行实时整合构建数据看板,从而利用 AI 的算法实现对数据的大量信息计算,解析业务运行发展和风险隐患,有效辅助管理层形成战略决策。移动办公技术让企业管理层随时在移动端即可获取财务数据,实时感知企业经营状态,如在投资决策层面可实时地通过移动终端获取投资项目的财务指标以及风险分析等,快速做出决策,提升企业快速决策应变能力,强化企业市场竞争优势。
三、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趋势
3.1 云计算与移动化
移动化和云化改变企业财务治理模式。由于其具有规模弹性扩大、费用按需订阅的特点,企业不需要投入繁杂的本地服务器等,就可以拥有强大计算能力,以及更大规模的存储空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云服务,实现了全球不同分公司财务数据同步传输,实时集约化管理,例如某跨国集团基于云财务平台,将来自40 多个国家的财务数据整合至一个系统中,极大优化了系统维护成本和数据时延。移动化办公消除了空间和时间的影响,在不同的地点,财务管理人员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端 APP 可以实时对各类报销单、财务报表进行审批处理;财务人员借助移动设备实现发票识别、数据扫描等。
3.2 智能化发展
数据、算法和算力的发展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应用提供支持,企业财务智能化推动财务管理模式转型。财务机器人能自动完成企业 80% 以上的账务处理,例如某制造企业使用 AI 报账系统,利用语义识别技术理解业务说明,自动映射会计账户,正确率为98% 。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财务预测,通过市场环境、行业数据以及企业历史财务信息,实现收入和费用的准确预测。
3.3 区块链技术应用
区块链技术具有分布账本、加密安全的技术特点,在财务管理中,区块链信任机制重构了企业的往来关系。在供应链金融场景,区块链将实现多方共赢的可信数据共享、交易场景的应收应付款、仓单质押等的高通达流转;在财务审计场景,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将审计证据本身进行保证,审计人员可直接调用链上审计信息进行审计,智能合约编程执行财务逻辑,如自动执行合同支付款、分红兑现等行为,避免人工干扰,提高工作效率。区块链与物联网、大数据的结合将使区块链财务向财务管理的全流程可追溯透明的会计价值链迈进,革新财务系统的信任关系与合作关系,打破财务管理现有流程。
结语
信息技术深度重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通过自动化、智能化与数字化创新应用,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强化内控体系并优化决策支持。技术应用中仍面临数据安全、系统兼容等挑战。持续推动技术融合创新,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完善风险防控机制,让信息技术成为驱动企业财务管理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倪家欢. 会计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老字号品牌营销,2024,(08):154-156.
[2]王循哲.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市场瞭望,2023,(15):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