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企铁路专用线加工业务增值服务拓展与产业链协同研究

作者

杨鹏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物流分公司  628003

一、引言

在我国,铁路运输凭借其大运量、低成本、低能耗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在货物运输中占据关键地位。国企铁路专用线是连接国铁干线与企业内部的重要纽带,对保障企业原材料输入和产品输出的顺畅运输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选取典型的国企铁路专用线企业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增值服务拓展与产业链协同相结合进行研究,提出了系统性的发展策略和协同模式,为国企铁路专用线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二、国企铁路专用线加工业务现状分析

2.1 业务范围与运作模式

目前铁路专用线加工业务主要集中在货物的装卸、分拣、包装以及简单的加工组装等方面。运作模式多为传统的订单式生产,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相应的加工操作。

2.2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市场竞争方面,国企铁路专用线面临着客户流失和市场份额被挤压的困境。在技术创新方面,部分国企铁路专用线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和研发投入不足,设备老化,信息化程度低,导致加工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客户对高效、精准服务的需求。在服务质量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服务体系和专业的服务团队,在货物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货物损坏、延误交付等问题,影响了客户满意度。

三、增值服务拓展策略

3.1 基于客户需求的服务创新

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是拓展增值服务的关键。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反馈,精准把握客户在货物运输、加工过程中的痛点和期望。例如,对于一些对产品质量要求极高的企业,提供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监测服务,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货物的温度、湿度、震动等环境参数,确保货物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质量不受影响。对于对时效性要求高的客户,提供加急运输和快速加工服务,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和生产流程,缩短货物的运输和加工时间。

3.2 多元化服务内容开发

除了传统的加工业务,可拓展更多元化的服务内容。例如,开展物流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货物抵押贷款、应收账款保理等服务,缓解客户的资金压力。利用铁路专用线的仓储空间,开展仓储租赁和库存管理服务,帮助客户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库存成本。提供定制化的包装设计服务,根据客户产品的特点和市场定位,设计独特的包装方案,不仅起到保护货物的作用,还能提升产品的市场形象。

3.3 技术应用与服务升级

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提升增值服务水平。在信息化技术方面,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货物运输和加工过程的全程可视化,客户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查询货物的位置、状态和加工进度。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客户需求、运输数据等进行分析,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运输和加工方案,同时优化企业自身的资源配置。在自动化技术方面,引入自动化装卸设备、智能分拣系统等,提高加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降低货物损坏率。

四、产业链协同模式研究

4.1 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机制

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合作。例如,与设备供应商合作,根据铁路专用线加工业务的实际需求,研发定制化的加工设备,提高设备的适用性和性能。与下游客户加强沟通协作,了解客户的生产计划和市场需求,提前做好运输和加工准备,实现供需的有效对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上下游企业可以实时共享生产进度、库存信息、运输计划等,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率。

4.2 资源共享与整合

整合产业链上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运输资源方面,合理调配铁路专用线的运输能力,与其他铁路线路进行联运合作,拓展运输网络,提高运输效率。在仓储资源方面,整合各企业的仓储设施,实现仓储空间的共享,提高仓储利用率。在人力资源方面,开展人员培训和交流活动,共享专业技术人才,提升整个产业链的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资源共享与整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4.3 协同创新机制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产业链上的企业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设立联合研发基金,支持企业在物流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研发项目。例如,共同研发新型的货物包装材料和技术,提高包装的防护性能和环保性能;研发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提升物流运作的智能化水平。在管理创新方面,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共同优化产业链的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

五、案例分析

5.1 成功案例剖析

以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为例,该集团充分发挥铁路运输核心优势,延伸建强上下游产业链,构建了铁路运输、产品制造、资源开发、建设施工四大板块融合共生、协同发展的经营格局。在资源开发业务中,依托铁路运输主业,与铁路沿线化工、钢厂、电力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展了合金、煤炭、焦炭、碱石等大宗贸易业务。同时,为配套产业发展,先后建成了年产能 300万吨的绿色骨料生产基地和省内生产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 CRB600H 高强钢筋加工基地。通过产业链协同,实现了产业板块的协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5.2 经验借鉴与启示

从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拓展增值服务和加强产业链协同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发挥核心优势,围绕核心业务拓展上下游相关业务。要注重与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要不断创新,包括服务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通过加强产业链协同,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六、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国企铁路专用线加工业务增值服务拓展与产业链协同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国企铁路专用线加工业务目前面临着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拓展增值服务和加强产业链协同来提升竞争力。基于客户需求的服务创新、多元化服务内容开发和技术应用与服务升级是拓展增值服务的有效策略。未来,国企铁路专用线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持续拓展增值服务,深化产业链协同,为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华,刘鑫。铁路专用线物流服务创新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路径 [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3,45(8):105-111.

[2]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铁路专用线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报告 [R].北京: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2024.

[3] 陈敏,赵刚。基于增值服务的铁路物流供应链优化研究 [J]. 物流科技,2022,45 (12):87-91.

[4] 张立。铁路专用线与地方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探析 [J]. 综合运输,2023,45(6):67-73.

[5]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铁路物流增值服务发展趋势白皮书 [R]. 北京: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