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工程建设期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于洋
中电建肃南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甘肃省张掖市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1 概述
甘肃某 1400MW 抽水蓄能电站坐落于,电站主要建筑物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地面开关站及补水系统等组成,机组为4 台350MW 定速可逆水轮发电/电动机组,设计年发电量16.37 亿kwh,年抽水电量21.8316.37 亿 kwh,计划2029 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电站主要服务当地新能源送出,能够显著的平抑新能源出力波动,提升新能源开发、消纳能力,保障送出系统安全运行,提高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经济性。
项目采取EPC 总包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某集团“投建营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开工以来,项目管理团队带领各参加方紧密围绕“两示范一标杆”工程建设目标,安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2 安全管理主要难点分析
(1)地质条件复杂
项目除上下水库以外,主要建筑物均处于山体之中,输水线路沿线地层岩性包括三叠系砂岩和砂质泥岩互层、二叠系砂岩夹砂质泥岩,地下厂房洞室群地层岩性为二叠系砂岩,岩层缓倾,局部发育泥质砂岩、砂质泥岩等软弱夹层,Ⅲ类为主,Ⅳ类Ⅴ类围岩占比较大,在开挖洞室内,洞室的临空面、岩层的层面及层间错动和其他结构面相互交叉切割组合并在洞壁上出露而形成相应的块体,拱顶围岩稳定性问题较突出,对安全施工带来了较高的技术要求。
(2)引水系统施工难度大
引水系统压力管道立面采用两级斜井+三级平洞布置,由上平洞、上斜井、中平洞、下斜井、下平洞、钢岔管、引水支管组成。引水隧洞总长4920 米,最大洞径7.2 米,引水上下斜井分别长330 米/440 米;自上平段末端至厂房机组蜗壳上游均采用钢板衬砌,压力钢管钢衬总量近4 万吨,引水系统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大、两级斜井施工难度大、安全隐患突出,对施工方案、设备及人员投入、现场施工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气候环境恶劣
项目所在地气候条件具有海拔高、严寒漫长、极端天气频发等特点,且工程区大地构造上位于祁连山褶皱系之走廊过渡带南缘,区域构造背景复杂,进场区发育有全新世活动断裂3 条,晚更新世活动断裂 2 条,距离工程区最近者约为13 公里处全新世活动断裂历史地震活动强烈,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
(4)工程建设点多面
项目覆盖范围面积总计 6000 余亩,全面开工建设期间各参建方现场总人数约 3000 余人,施工期间涉及高空作业、大件吊装、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深基坑作业、爆破作业等诸多高风险作业;加之,土石方运输量巨大,现场车辆往返穿梭,人员安全意识及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给安全监督管控带来较大难度。
(5)生态环保风险高
项目毗邻祁连山国家公园保护区,植被以天然牧草地为主,植物结构单一,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工程建设全过程必须贯彻“文明施工 绿色施工 生态保护”理念。
3 安全管理实践经验
面对上述 5 方面的困难,管理团队结合工程建设实际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固化成果,总结出覆盖全业务范围的安全管理模式,并在工程建设期间有效实施。
(1)坚持前置性预防管理的理念,统筹做好项目建设
一是统筹做好年度工程建设重点工作规划,逐级形成压力传导,明确建设方、总包、监理、参建单位各方责任,紧盯实施过程,严抓施工节点、质量管控,确保高质量推进。二是充分发挥各参建方技术优势,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制定危大工程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评审后安全有序组织施工,以核心专业技术促进工程建设持续向好。三是做好前置性预防管理,加强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及高危作业管控。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深度体检,全面排查各环节隐蔽性强的风险隐患,制定针对性措施并严格落实。四是高空作业、基坑作业、受限空间及动火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工作,制定切实可行保障措施,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加强验收管理。
(2)强化安全监督,确保各项安全管理要求在工程建设现场有效落地
一是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四个责任体系”,逐级签订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压实各方责任。二是制定《项目安全管理总体策划》,发布《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等安全环保管理制度40 余项并有效实施。三是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工程建设期间严格落实一件事全链条、网格化、“人机料法环”复核验证等管理要求。四是认真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发布《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季度安全生产重大、较大风险管控清单》,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五是大力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应急能力建设。针对性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40 余项,按计划开展培训和演练,定期做好应急物资补充,确保应急情况随时可调。
(3)数字赋能,缩短管理链条,提高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质效
一是将数字化建设与项目建设同策划、同部署、同实施,制定项目《工程信息化数字化总体设计方案》,实施“云”系统部署、智慧工地系统项目现场专网及作业面视频监控全覆盖。二是采用地下洞室开挖智能监测设备及人员、车辆定位系统,实施全过程线上安全监控。三是完成智能项目管理系统开发及运行,实现 HSE 可视化智慧管理平台线上安全培训及考试,有效提升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效能。
(4)以查促改,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和“反三违”活动
常态化开展安全大检查,重点查人员行为、查违章作业、查措施落实、查到岗到位,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指正并通报学习,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及闭环管理要求;严查现场“三违”问题,大力开展“违章大家拍”“每人发现一条隐患”系列活动,推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
(5)做好职业健康、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严格落实环水保措施“三同时”要求,重点做好“三废”管理、环保设施运行监督工作,确保环保设施健康运行,实现废水零排放、废气达标排放、废渣综合利用,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环保风险;加强作业现场员工个体防护管理,积极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提升全员职业健康防护意识,重点做好粉尘、噪声、高温及化学药品等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从根本上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4 结论及成果
通过科学管理,项目开工以来,实现了“安全零事故、环保零投诉”目标,项目工程建设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管控均好于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良安,陈怀均,徐新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5,第1 卷第3期.P77-80.
[2] 郑霞忠,肖玲,张光飞.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J].水电能源科学 2010,第 28 卷第 10期.P103-105.
[3] 聂维景,洪彰华,张振江.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期安全管理浅析[J].工程科技Ⅱ辑·水利水电工程2013,第 12 期. P107-108+P110.
作者简介:
于洋(1986-),男,吉林四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工程师,从事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建设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