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学校网格化学生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

陈晨

徐州机电技师学院

引言

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学生管理工作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随着中职教 断扩大以及学生群体特点的变化,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管理效率低、针对性不足等问题。 网格 L一 种新型管理模式,通过将管理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实现精细化、精准化管理,为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中职学校网格化学生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精细化管理

中职学校学生数量众多,个体差异较大,传统管理模式难以做到全面细致的管理。网格化学生管理将学校管理区域划分成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人,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关注。通过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如学习困难、心理困扰等,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提高管理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二)提升管理效率

网格化管理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中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在网格化管理体系下,各个网格单元之间相互协作,一旦发现问题,能够迅速反馈并及时处理,避免了信息传递的延误和管理环节的脱节。管理责任人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掌握网格内学生的动态,提高管理工作的响应速度,从而提升整体管理效率,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中职学校网格化学生管理现存问题

(一)管理理念滞后

部分中职学校管理人员对网格化学生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将网格化管理简单等同于划分责任区域,忽视了其精细化、信息化、协同化的管理内涵。缺乏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在管理过程中以管理者为中心,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对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较低,影响了网格化管理效能的发挥。

(二)网格划分不合理

在网格划分过程中,存在划分标准不统一、缺乏科学性的问题。一些学校仅依据班级或宿舍进行网格划分,没有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学习生活规律等因素,导致网格规模大小不一,管理难度差异较大。网格划分过于僵化,缺乏动态调整机制,无法适应学生群体的变化和管理需求的发展,使得部分网格管理资源浪费,而部分网格管理力量不足,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均衡开展。

(三)协同机制不完善

网格化学生管理需要学校各部门、教师、学生之间的密切协同配合,但目前协同机制尚不完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在处理涉及多个部门的学生问题时,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不同学科教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对学生的管理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导致管理工作出现重复或遗漏。学

三、中职学校网格化学生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更新管理理念

加强对中职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深入理解网格化学生管理的内涵和优势,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将管理工作与服务学生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管理人员创新管理方式方法,积极探索适应中职学生特点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向学生宣传网格化管理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生对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二)优化网格架构

科学合理地划分网格,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班级、宿舍、兴趣爱好等因素,制定统一的划分标准,确保网格规模适度、管理难度均衡。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学生的流动情况、管理需求的变化及时对网格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网格划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明确各网格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说明书,确保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加强网格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建立网格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管理效能。

(三)健全协同机制

建立健全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在网格化学生管理中的职责和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建立教师沟通交流平台,促进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管理,建立学生自治组织,如学生会、班级管理委员会等,充分发挥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作用,形成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大对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完善网格化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应具备学生信息管理、考勤管理、奖惩管理、活动管理等功能,实现对学生信息的全面采集、实时更新和深度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加强信息化设备的配备和升级,改善学校的网络设施条件,提高信息传输和共享的效率。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其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使其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管理工具开展工作。推动信息化管理与网格化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管理工作的智能化、便捷化。

(五)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全面、具体的考核指标,涵盖管理过程、管理效果、学生发展等多个方面,既关注学生的纪律表现,又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专业技能、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主体,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建立考核评价结果与管理人员奖惩、晋升、培训等挂钩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管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管理人员进行督促和整改,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网格化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和提升。

结束语

中职学校网格化学生管理是适应新时代中职教育发展需求的创新管理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 念 网格划分不合理、协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但通过更新管理理念、 化建设、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以及强化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对策的实施, 号 提升网格化 管理的效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中职学校应持续关注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变化、新需求,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学生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伍强, 汤灼丽, 徐兰英, 赵鹏, 李慧杰. 中职学校汽车营销技能大赛选手培养方式探究[J].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0, 41 (06): 69-74.

[2]傅瑞蓉. 重大疫情应对下中职学校基于大数据的网格化风险和危机管理体系及其构建[J]. 职业教育(中旬刊), 2020, 19 (07): 6-9+16.

[3]玄远程. 关于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 职业, 2022, (04): 48-49.

“中职院校网格化学生管理模式研究-一以徐州机电工程学校为例”编号为GH14-21-L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