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歌融人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研究
崔昊燃
临邑第一中学 251500
前言:以当前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现状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可以看到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已经展现出了一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然而,尽管如此,它在深入挖掘和有效融入地方特色音乐文化方面仍然显得较为薄弱和不足。地方民歌,作为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内涵,更蕴含着深厚且独特的文化底蕴。将这些宝贵的音乐资源有机地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民歌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作用
(一)可以提升教学趣味性
地方民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音乐风格,像陕北民歌的高亢嘹亮、江南小调的婉转悠扬,这些与常见的音乐教材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地方民歌往往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故事紧密相连,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引入相关的文化背景、传说典故,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当地的生活场景中,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然后组织学生学唱地方民歌,开展歌曲表演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使教学趣味性得到显著提升。
(二)能够发挥教学实践价值
地方民歌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融入,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首先,通过学唱地方民歌,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等基本要素,从而在实践中提升音乐感知能力。其次,地方民歌的演唱往往需要特定的发声方法和技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演唱技能。此外,将地方民歌引入课堂,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合唱或对唱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和传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
二、基于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地方民歌运用方法
(一)融入多元化教学指导理念
在地方民歌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元化教学指导理念至关重要。多元化教学指导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地方民歌教学,教师可以从多个维度展开指导。同时,多元化教学指导理念还倡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融入多元化教学指导理念,能够使地方民歌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中更加生动、有趣、有效[2]。
例如,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为每个小组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对于音乐基础较好且对地方民歌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深入研究地方民歌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鼓励他们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对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则可以从简单的地方民歌学唱入手,逐步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学习兴趣。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地方民歌的魅力。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
在将地方民歌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而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成效。多媒体技术凭借其多样化的展示手段,如直观的图像、悦耳的音频以及生动的视频等多种形式,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地方民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借助这些多媒体技术的有力支持,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讲解某一地区的地方民歌时,教师可以播放该地区的自然风光、民俗活动等相关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方民歌的产生环境和文化土壤。同时,利用音频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地方民歌演唱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演唱技巧和发音方法。此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实现互动式教学,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互动环节,如在线投票、音乐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地方民歌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三)设计趣味鉴赏探究活动
基于设计趣味鉴赏探究活动是提升地方民歌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精心策划一系列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地方民歌的学习与鉴赏中来。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改编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地方民歌的魅力[3]。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地方民歌的发源地,亲身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
例如,可以组织“地方民歌寻宝”活动,让学生分组搜集不同地区的地方民歌资料,包括歌曲背景、歌词含义、演唱风格等,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另外,还可以设计“民歌改编大赛”,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地方民歌进行创意改编,可以是对歌词的重新创作,也可以是对旋律的调整和优化。此外,结合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设计“虚拟民歌之旅”活动。
(四)合作鉴赏培养学生素养
依据合作鉴赏的理念,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融入地方民歌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活动。比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民歌,从歌曲的起源、流传区域、音乐特点、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之后,各小组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在展示环节,每个小组可以通过演唱、讲解、播放相关视频等多种方式,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所研究的地方民歌。其他小组的同学则认真倾听,并在展示结束后进行提问和交流。通过这样的合作鉴赏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地方民歌的特色和魅力,还能在交流互动中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总结:综上所述,根据上述对地方民歌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进行的研究可知,将地方民歌有效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显著优势。它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地方民歌独特的地方特色和音乐风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发挥教学实践价值,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音乐感知能力、演唱技能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深入了解和传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进一步发挥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璐.贵州汉族民歌引入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4.
[2]谭文.地方民歌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J].戏剧之家,2024,(11):104-106.
[3]刘睿灵.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地方民歌的教学策略探究[D].西南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