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路径

作者

刘优

四川省烟草专卖局 四川成都 61004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提升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其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本文聚焦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培养、引进、使用等全链条全流程,探究如何更好地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 深化国企改革、提升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技术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应对科技革命、加快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一方面要统筹推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另一方面要深入实施产业焕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两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企业的技术人才的占比和价值创造上。

3.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支撑。当前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新质生产力成为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动能转换的重要变量。想要打破思维定式、破除路径依赖,不断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引领性,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顺畅流动、优化配置,就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强培养和建设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队伍,丰富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渠道。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情况

1. 做细“选”的工作,在海纳人才上层次更加丰富。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以专业分类为基础,以德才兼备为导向,充分结合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领域人才特点,结合全省系统专业技术工作和人才队伍实际,专业技术岗位设置首席专家、高级专家、专家、专员四个等级,并对相应等级规定了不同的技术资格条件和聘任条件,换而言之,对于相应等级的人才进行精准、全面、客观的人才“画像”,一方面确保了技术人才选拔的科学规范、公开公平,另一方面阶梯式、渐进式的打通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通道。

2. 做精“育”的工作,在平台搭建上方式更加多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育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拓展培养锻炼平台,促进专业技术干部在聘期内能够不断提升素能、充分发挥作用、有效体现价值、助推行业发展。为了让技术人才摆脱综合行政事务的困扰,心无旁骛地搞好技术工作,S 国有企业将专业技术类岗位列为独立的管理序列,人员聘任后不再纳入行政管理类岗位管理。其岗位聘任、薪酬管理等按本岗位序列相应管理规定执行。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从严控制数量、强化业绩考核,坚持有为有位、能上能下的鲜明导向。

3. 做严“管”的工作,在规范管理上考核更加科学。对已聘任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应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分为年度工作考核和聘任期满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续聘、解聘和薪酬分配的主要依据。由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进行述职答辩,对其履职尽责、学术成果、论文发表、成果转化、经济效益等方面成果进行展示,由考评专家委员会进行综合评价考核,人事部门提出综合考核意见并提交党组审定。聘任期满考核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聘任期满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直接获得续聘资格;考核结果确定为称职的,可重新参与新一轮公开竞聘。

4. 做实“用”的工作,在激发活力上通道更加顺畅。通过公开竞聘方式,经成果评价、竞聘答辩、群众评议、综合考察、党组研究后确定的聘任人选,均为政治立场坚定、综合素质过硬、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人选,做到“让体现价值、创造业绩的突出人才得到聘任”。相应人员长期扎根专业技术领域潜心工作,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为他们打通了职业通道,让其得到了组织认可,也进一步激发出专业技术人员潜心钻研、接续努力、比学赶超的动力和活力。

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 高层次顶尖人才培养还需加强。当前,S 国有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等数量还较少,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不够匹配。

2. 部分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相对滞后。从近三年专业技术人才情况统计来看,部分单位还存在组织培养、宣传引导、薪酬激励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数量少、层次低、新增人数少等问题。比如有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 50 人、占比不到队伍的 10% ;充分说明培养工作还重视不够,措施有待改进。

3. 专业技术人才引进还缺乏规划。近年来,S 国有企业员工招聘工作中重点引进的是管理类、业务操作类员工,专业技术人才引进较为滞后,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哪些领域缺口较大、哪些属于紧缺人才没有进行全面摸底,通过招聘方式解决“高精尖缺”人才缺乏问题还需加大力度、加快进度。

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索

1. 完善统筹规划,持续改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突出需求导向,强化调研摸底,坚持靶向引才,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聚焦科技创新、大数据、金融、信息化等领域,结合紧缺专业目录,在员工招聘中拓宽引才思路、完善引才方式,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着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努力构建上下联动、方式多样、精准高效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机制。

2. 做好组织引领,持续改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由人事部门会同各业务部门统筹研究制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培养方案,着力加强对新引进人才、青年骨干员工的跟踪培养工作,完善以“项目引领、成果激励、人才驱动”为体系的技术人才培养制度,着力建设技术技能培训、岗位交流锻炼、师徒带领教学有机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格局,系统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全方位跟踪培训培养。有计划地做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提前培养工作,深化推进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工作室建设,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技术交流等活动,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造血功能。

3. 注重科学客观,持续改进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工作。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着重解决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一刀切”等问题,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评价体系,重点对申报人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事业心、责任感等进行审核和评价,确保职称评审工作更加科学全面。

4. 坚持价值导向,持续改进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工作。有序推进专业技术岗位的分层级、分序列聘任工作,科学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贡献和价值,切实发挥聘任工作的指挥棒作用,让体现价值、创造业绩的突出人才得到聘任,让得到聘任的人才继续创造价值、发挥作用,不断推动专业技术员工队伍“担责任、提素能、转作风”。

总之,专业技术人才是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加快推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上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切实强化知识价值导向,充分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干事创业活力,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