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军工项目财务管理与项目进度协同研究

作者

郑立亚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2413

引言:随着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武器装备复杂度的提升,军工科研项目面临着研制周期长、技术难度大、资源需求复杂等特点,对项目财务管理与进度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防科研试制费管理规定》等政策文件虽为军工项目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框架,但在具体实施中,财务部门与科研部门各自为政、财务预算与项目进度严重脱节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文章旨在构建财务管理与项目进度的协同机制,优化军工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资源配置,提升国防科技创新效能,为加快国防科技自主创新步伐提供管理支撑。

一、构建动态预算与进度联动机制

军工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重技术轻管理问题使得项目执行偏离预算计划,导致实际费用支出与项目进度不匹配的情况时有发生,这需要构建一种动态预算与进度联动的管理机制。该机制应以全面预算管理为纲,将预算编制与项目工程进度计划紧密结合,形成闭环管理体系。项目启动阶段即建立按里程碑节点分解的预算控制基线,每个工程节点对应明确的经费支出计划与验收标准。财务部门需前移监控关口,参与项目初期规划,从经费源头介入技术方案论证,确保经费预算与技术难度、工作量相匹配。军工项目财务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共同建立双周例会制度,依据项目进度计划实时调整资金流向,对偏离预算 20% 以上的项目支出实行预警机制。进度延迟超过计划周期15%时,触发预算与资源重新评估流程,确保资金投入与实际工作进展保持同步。同时,开发军工项目专用的进度-成本集成信息系统,实现经费支出与进度数据的自动关联分析,使管理层能够基于数据可视化界面及时发现异常波动,从而更加精准地控制项目经费使用效益。

二、搭建全生命周期成本-进度数据集成平台

军工科研项目具有研制周期长、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偏差大的特点,这使得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难以应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复杂变化,搭建成本-进度数据集成平台成为必然选择。平台架构应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理念,融合工作分解结构(WBS)与成本分解结构(CBS),实现财务数据与项目进度信息的无缝集成。数据层面收集项目任务完成率、经费使用率、人力资源投入等关键指标,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成本与进度关联模型。平台设计应考虑军工科研单位特有的“两制”与“准则”并行的财务制度多维性,开发适配性强的数据接口确保各系统间信息互通。项目管理人员可通过平台获取实时的挣值分析报告,计算进度绩效指数(SPI)与成本绩效指数(CPI),评估项目健康状态[1]。财务部门则依托平台实现对科研经费的精细化跟踪,形成项目执行过程的数字化画像。数据平台还应内置智能预警功能,当检测到项目某阶段的经费消耗速率与进度完成比例失衡时,系统自动生成分析报告,推送给相关责任人,确保问题在早期阶段得到有效干预。

三、建立风险共担的跨部门绩效考核体系

军工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部门壁垒和过程控制弱化问题,导致项目验收时频繁出现财务与技术脱节的情况,这种现象亟需通过建立风险共担的跨部门绩效考核体系予以解决。绩效考核体系应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构建以项目成果为中心的矩阵式评价机制,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共同承担项目经费使用效益的责任。考核指标设计应将财务指标与项目进度指标有机融合,不仅关注经费使用率,更要评估经费使用与进度匹配度、预算执行精准度等复合指标。在考核权重分配上,项目初期重点考核预算编制科学性,中期关注进度与经费使用协同性,后期则侧重成果转化与资产管理效益[2]。对于预算执行与进度严重偏离的项目,建立责任追溯机制,由项目负责人、财务人员与科研人员共同制定修正方案。绩效考核结果应与团队激励机制挂钩,对于预算管理与进度管理协同良好的项目团队,在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上给予适当倾斜。同时,建立军工项目经费管理的经验库,将各项目财务验收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沉淀,形成持续改进的学习体系。

四、构建敏捷响应的弹性资源调配机制

军工科研项目在执行过程中经常面临技术路线变更、外部环境变化等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导致经费需求与初始预算产生较大偏差,构建敏捷响应的弹性资源调配机制成为提升项目管理效能的关键。弹性资源调配机制核心在于建立军工项目资源池,整合人力、设备、资金等要素,根据项目进度节点实现精准配置。军工科研单位应设立项目资源管理委员会,由财务、科研、采购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定期评估项目资源需求变化并制定应对策略。资源调配采用滚动规划方式,将年度预算分解为季度、月度执行计划,结合项目进度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对于关键技术攻关阶段,建立快速响应通道,简化资源调配审批流程,确保24 小时内完成紧急资源配置。在经费使用上实行分级授权管理,对常规性支出由项目负责人直接审批,重大变更支出则需经资源管理委员会集体决策。军工科研单位还应建立项目经费风险缓冲池,按项目总预算的 5% -10%预留机动资金,用于应对不可预见的技术风险。同时,开发项目资源监测平台,实时跟踪各类资源使用情况,形成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报告,为后续项目资源配置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结语

军工项目财务管理与进度协同是提升国防科技创新效能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动态预算与进度联动机制、搭建全生命周期数据集成平台、建立风险共担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及形成敏捷响应的资源调配机制,能够有效解决军工科研单位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财务与进度脱节问题。未来研究应着力于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军工项目大数据分析模型构建以及跨单位协同机制优化,进一步提升军工项目管理水平,为国防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非.基于协同理论的项目财务管理系统建设路径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3):120-121.

[2]冯静.军工企业财务管理与科研项目管理的融合研究[J].大众商务,2023,(02):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