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能力提升的‘导·用’式教学法的设计
官火旺
福建省宁化第一中学 365400
1. 问题提出
新高考命制试题形式具有创新和开放性较强的特点,旨在通过改变试卷结构、优化试题设计、联系生活情境等方式,减少学生机械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收益。" 学习的精髓在于领悟 " 在当下的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抱怨一个题型已经讲解了许多遍,学生也表示理解,但当自己动手做时却束手无策。为此,我们需要反思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善用数学思想方法,把握解题方向,悟透问题本质,注重知识的生成和认知的发展,实现学以致用。笔者经过长期实践,提出一种基于关键能力提升的优秀教学法——‘导·用’式教学法。
2. 主要环节
基于‘导·用’式教学法的目标,笔者设计了一个包括问题引导、学以致用、归纳总结及等三个主要环节。下面以高中数学新人教A 版必修第一册第五章《三角函数》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练习课的教学过程为例说明‘导·用’式教学法的主要环节。
2.1 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本环节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设置问题启航、问题探究、问题拓展等三个小环节。


2.3 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模型,建立思维导图。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反思感悟和方法提炼,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所学知识,从而形成知识体系。同时,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形成思维导图。
3. 实施关键
第一,课堂教学的合理引导,引导学生学习有两条线,一是问题串的有效性与关联性,二是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和时间权重。第二,生成策略的主要路径要完善,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思考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体检生成路径,让其形成解题思考方向及良好习惯。第三,需要认真研究如何有效评价学生,并能够在反馈中不断调整总结和提高教学效果。
导·用’式教学法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思维、方法、技巧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获得知识和方法, 悟透知识本质。并能将所学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提升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