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张艳
东丰县第三中学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创新性的思路出发来完成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建立在较强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基础上。高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采取适当的课堂教学策略来助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一、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学习环境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误区以及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从阅读的形式到文本的思考都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尝试,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教师在教授《拿来主义》这一篇文章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来展开思考以及探究,本篇文章属于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杂文,作者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批判了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错误的文化观念,并且提出了拿来主义的文化观念,也就是既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要摒弃其糟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设计下述的创新活动,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分别扮演鲁迅先生、批判的对象以及其他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话与讨论的形式来重现文章内容中所描绘的社会现象与思想冲突,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还能够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文本内容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本篇文章中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例如:探讨在当前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应该怎样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学生通过拓展性的思考能够加深自身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培养良好的创新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创新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来完成文本内容的理解是衡量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地引导,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性思维,有效避免其陷入到僵化以及固定的阅读教学模式之中。
教师在教授《故都的秋》这一篇文章时,要注重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以创新的思维出发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例如:文章内容中所描绘的各种景象不仅仅是对于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此同时更是作者情感的载体,请大家仔细分析这些景物描写如何反映作者对于故都北平的复杂情感?这些情感之中包含了哪些层次?作者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这种手法被称之为借景抒情,请大家结合文章内容中的具体段落来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抒发对于故都的怀念之情?学生通过上述问题能够理解文章中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还能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完成文本内容的分析,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三、开展多元探究讨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于文本的创新性理解这一方面,同时还体现在可以从新颖的角度出发来体会作者情感以及写作方法的作用 [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丰富的探究讨论活动,围绕文本内容来展开交流以及探讨,促进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有效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授《荷塘月色》这一篇文章时,学生在初次阅读文章内容时,很容易便将作者的情感简单地理解为对于荷塘美景的喜爱,但事实上本篇文章的深层次情感远不止于此,教师在此环节可注重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与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如:作者朱自清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正处于社会动荡以及个人心境复杂的时期,通过描写荷塘的宁静与美丽,其实是在表达一种对于现实的逃避及对于内心宁静的渴望,请大家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来谈一谈自己的理解。这种课堂教学的形式能够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直接按照作者写作结构进行文章分析的习惯,而是能够在深入讨论与探究的过程中逐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及写作的意图,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具体的实践环节要注重依据自身的教学实践,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来理解文本的内容,以此来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今后知识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卓媛 .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J]. 中国教师 ,2019,(S2):39.
[2] 杨红萍 .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J]. 中学课程辅导( 教师通讯 ),2019,(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