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的水泵水轮机实时监测系统
张松波 蒋松名 周英杰
西华大学 四川成都 610039
引言
数字孪生技术通过虚拟映射与物理设备的实时交互,为水泵水轮机的运行监测提供了全新范式。传统监测方法依赖离散数据采集,难以全面反映设备的动态性能,而数字孪生可融合多源传感器数据,构建高精度仿真模型,实现运行状态的在线评估与异常预警。该系统不仅提升故障诊断效率,还能基于历史数据优化运维策略,减少非计划停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水电站智能化管理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1 水泵水轮机实时监测系统的重要性
水泵水轮机作为水电站核心动力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效益。实时监测系统的建立能够持续捕捉设备运行中的振动、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变化,及时识别异常征兆并预警潜在故障,避免突发性停机事故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传统定期检修模式存在监测盲区和滞后性,难以应对复杂工况下的设备劣化问题,而实时监测系统通过高频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可实现从被动维修向预测性维护的转变,显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在电力系统调峰调频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实时监测还能优化水泵水轮机运行策略,提高机组响应速度和调节精度,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2 基于数字孪生的水泵水轮机实时监测系统架构设计
2.1 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思路
系统架构采用分层模块化设计,确保各功能单元的独立性和可扩展性。物理层部署高精度传感器网络,全面覆盖机组关键监测点,采集振动、温度、压力等多维数据。数字孪生层构建高保真虚拟模型,通过机理建模与数据驱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物理设备的全息映射。平台服务层集成数据存储、计算分析和可视化模块,支持实时仿真与历史回溯。应用层提供状态监测、故障预警和运维决策等核心功能。架构设计注重接口标准化,便于与电站现有信息系统融合,同时预留 5G 和边缘计算接口以适应未来发展。安全防护体系贯穿各层级,确保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这种分层解耦的架构既保证了系统可靠性,又为功能升级预留了充足空间。
2.2 数据采集层的构建方案
数据采集层采用分布式传感网络布局,在转轮、导轴承、密封装置等关键部位部署振动加速度计、温度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形成多维监测矩阵。传感器选型需兼顾测量精度和环境适应性,优先选用工业级防爆、防水产品。信号调理单元就近安装,对原始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隔离处理,提高信噪比。数据采集终端采用高采样率工业控制器,支持同步采集和触发采集多种模式,确保瞬态过程的完整捕捉。冗余设计应用于重要监测点,通过多传感器交叉验证提高数据可靠性。采集参数配置灵活可调,能够根据不同运行工况自动切换采样策略,这种立体化数据采集体系为数字孪生提供了全面准确的输入源。
2.3 数据传输与处理模块的设计
数据传输采用工业以太网与无线网络混合组网,关键监测点使用光纤通信确保实时性,移动部件采用低延迟无线传输。协议转换网关统一不同设备的通信标准,实现数据格式规范化。边缘计算节点部署预处理算法,完成数据清洗、特征提取和压缩封装,减轻中心服务器负荷。云端数据处理平台构建流式计算管道,实时关联多源异构数据,通过时间对齐和空间配准消除系统误差。数字孪生引擎集成多物理场仿真模块,将实时数据注入虚拟模型进行动态推演,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持续比对校正。
3 基于数字孪生的水泵水轮机实时监测系统的管理措施
3.1 人员配置与培训
系统管理需要组建跨专业运维团队,包括设备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和 IT 技术人员。工程师团队负责传感器维护和硬件故障处理,需要掌握机械结构原理和现场检修技能。数据分析团队专注模型优化和算法调试,应具备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专业知识。IT 团队维护系统软硬件平台,需熟悉工业网络配置和网络安全防护。培训体系采用理论授课与实操演练相结合,重点培养数字孪生系统操作能力,包括模型参数调整、虚拟仿真验证和诊断报告解读。建立岗位认证制度,定期组织技能考核和应急演练,同时安排厂商技术交流和行业研讨会,持续更新知识储备。人员配置采取主备岗制度,确保关键岗位24 小时响应能力,这种专业化团队建设是系统长效运行的保障。
3.2 系统运行维护
系统维护实行分级管理制度,日常巡检包括传感器状态检查、网络连通性测试和服务器资源监控。预防性维护计划涵盖定期校准测量通道、更新孪生模型参数和备份系统配置。软件维护采用版本控制策略,重大更新前在测试环境充分验证。硬件设备建立生命周期档案,提前规划传感器更换周期和服务器扩容方案。性能评估体系定期检测系统延时、数据完整性和诊断准确率等关键指标,根据评估结果优化系统配置。维护记录实现电子化闭环管理,故障处理过程全程可追溯,同时建立与设备制造商的技术支持通道,这种规范化的运维体系确保系统持续稳定运行。
3.3 故障诊断与处理
故障管理流程采用闭环控制系统理念,构建从早期预警到最终处置的完整技术链条。在预警环节实施动态阈值管理策略,基于设备运行历史数据和实时工况自动调节报警限值,同时引入多参数耦合分析算法,通过振动、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协同变化特征识别潜在异常。诊断环节依托数字孪生平台构建故障知识图谱,将设备结构特性、材料性能与故障机理深度融合,建立包含转子不平衡、轴承磨损、空化蚀损等典型故障的仿真模型库,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系统自动触发多物理场耦合仿真,通过虚拟复现故障演化过程实现精确溯源。
结束语
数字孪生在水泵水轮机监测领域的应用,标志着水电设备管理进入智能化新阶段。该系统通过实时数据交互与动态仿真,大幅提升了故障预警的准确性和运维响应的及时性,为水电站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的精度和实时性将进一步提升,推动水电行业向更加安全、经济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琪飞 , 李润涛 , 辛路 , 陈祥玉 . 基于数字孪生的水泵水轮机实时监测系统 [J]. 流体机械 ,2025,53(05):102-109.
[2] 罗竹梅 , 董广贺 , 曾云 , 杨涛 , 李俊 . 分流叶片水泵水轮机驼峰区能量损失与不稳定内流关联研究 [J]. 水电能源科学 ,2025,43(06):180-184.
[3] 高峻泽 , 孙勇 , 马哲 , 夏铭 , 杨静 . 抽蓄电站水泵水轮机转轮模态分析方法研究 [J]. 人民长江 ,1-8.
[4] 邓祥平 , 王秀玲 , 胡江艺 , 程宦 , 王钊宁 , 刘志远 . 双馈式变速抽水蓄能水泵水轮机寻优策略研究 [J].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5,11(02): 6-12+51 .
[5] 孟龙 . 变速水泵水轮机的控制策略及运行稳定性研究 [J].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5,11(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