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
罗石海
云浮市云安区云安中学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班主任需重视学生道德素质、德育修养的培育,积极展开德育工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初中生正值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学生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价值观偏差,政治认同不坚定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而德育工作的落实与贯彻,不仅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还能适应新时期的趋势,突破教育困境,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新时代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意义进行浅析,并提出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新时期;德育工作;班主任
前言:德育工作是初中班主任的重点工作,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德育工作强调学生道德品质、思想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高品质和高素质的人才。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难免遇到不同的问题,如学生不配合德育工作、教育内容单一等,影响着德育工作的质量。针对此类问题,初中班主任不仅要加大德育工作形式的创新与改革,还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围绕立德树人要求,确定德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助推德育工作的全面落实。
一、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意义
在新时期下,德育已成为初中班主任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德育工作的实施,能培养学生友善、诚信等优良品质,促进学生进步和成长。初中班主任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进行德育工作,以针对性、有效性的教育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思想观念,使学生勇敢面对生活、学习的困难,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能教会学生辨别各类信息,规范学生的行为,引领学生抵制不良思想浪潮和负面虚假信息,实现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目标。
二、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工作理念
在新时期下,为顺利展开德育工作,初中班主任应及时转变自身的工作理念,结合立德树人目标,将德育工作融入日常学习活动和学生生活,采取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式创新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成长。具体而言,初中班主任需改变命令式、强制性的方式教育学生,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关怀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鼓励学生,认可学生的付出和进步,使学生重拾自信心,保持健康心理。同时,初中班主任可与学生沟通交流,共同修订班级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要邀请学生管理班级,设置课代表、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班长、小组队长、纪律委员等职位,让学生参与其中,承担起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的职责,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有效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除此之外,初中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身心发展需求,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认识自我,规范自身行为,以此收获事半功倍的德育工作效果[1]。
(二)注重有效引导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密切相连。班主任要结合新时期的要求,注重学生的有效引导,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德育内容,提升德育工作的成效。首先,班主任应以身作则,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好学生的榜样示范,从生活小事入手,感染与熏陶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不同学生的成长问题,班主任要制定针对性、详细化的德育工作方案,以精准化的德育教育辅导学生,使学生能克服各类困难,保持理性,认真寻求解决方案,不断成长与进步。在此过程中,班主任也要做到不迟到早退、规范衣着打扮、定期清理办公区域等,使学生能向班主任学习,自觉改正错误习惯。其次,班主任应适当丰富德育工作内容,讲述红色人物事迹、历史人物故事,让学生真切感受、领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激活学生爱国情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也可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观看相关视频片段,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搜集《感动中国人物》《中国诗词大会》的视频,分享给学生,使学生在德育熏陶中,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了解诗词文化的悠久历史,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另外,许多初中生存在心理问题,学习压力、心理负担较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对此,初中班主任可通过德育工作,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班会活动,鼓励学生向班主任或同伴倾诉自己的烦恼,共同寻求解决方案。也可借助心理咨询网页,让学生匿名诉说问题,班主任再为学生提供解决方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展开实践活动
在新时期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应积极组织多元化的德育实践活动,全方面落实与贯彻德育工作,发挥出德育的思想引领作用,使学生将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初中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需求入手,组织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比如,劳动节是我国的特殊节日,班主任可在劳动节组织学生清扫校园环境、打扫教室,让学生在劳动体验中,学会珍惜他人劳动成果,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又如,在“防灾减灾日”,班主任可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直观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如何防灾、如何减灾以及灾害对社会、对生命的威胁,重视生命安全。同时,班主任也可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德育实践,走进本地的敬老院、福利院,帮助老人、小孩打扫卫生,准备饭菜等,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德育修养。
第二,初中生处于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时期,班主任需明确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缓解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压力负担,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比如,班主任可与居委合作,共同展开节约用水的宣传活动,让学生合作制作节约用水的主题海报,并分发给居委群众,在真实体验中,形成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推进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2]。
结语:综上所述,新时期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能契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对此,初中班主任需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德育工作要求,改变自身的工作理念,从思想、心理等方面做好学生的有效引导,利用德育实践活动坚定学生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以此达到德育工作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婷.注重德育 贵在得法——关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4(3):50-52.
[2]夏咸群.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方法探究[J].华夏教师,2024(1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