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环境育人视域下幼儿微德育实践路径创新探究
李倩
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幼儿园
一、引言
全环境育人背景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旨在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适合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幼儿德育成为了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德育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幼儿微德育在实践研究中的路径进行探讨,对于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环境育人背景的理解与幼儿德育的定位
全环境育人背景强调的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教育理念,即从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入手,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幼儿德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将幼儿德育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将其渗透到各个领域和活动中。幼儿微德育的概念
幼儿微德育是指针对幼儿期的孩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开展的一种隐性、渗透式的德育教育。它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幼儿微德育的特点
(1)生活化:幼儿微德育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通过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
(2)游戏化:幼儿微德育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将德育教育融入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感受和学习道德知识。
(3)隐性教育:幼儿微德育是一种隐性教育,它不直接灌输道德知识,而是通过环境、氛围等隐性因素,引导幼儿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幼儿微德育的实践研究路径
明确微德育的目标:首先需要明确微德育的目标,即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些目标应该与幼儿的年龄和发展阶段相适应,并且应该与家庭、社会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这些目标应着重于培养幼儿基本的道德观念,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公正公平等。
设计微德育的活动: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微德育活动。这些活动应该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例如,可以通过故事教学、情境模拟、游戏化教学等方式进行。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社区活动等方式让幼儿模拟生活中的情境。
营造良好的微德育环境: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微德育环境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这个环境包括幼儿园环境、班级氛围、家庭氛围等。教师应该与家长密切合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还应该注重幼儿园环境的布置要整洁美观符合幼儿的审美趣味同时要注重把幼儿的认知和情感教育相结合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
评价微德育的效果:对微德育的效果进行评价是必要的这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评价的方法应该多元化包括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 通过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和道德品质进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同时评价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定期对微德育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价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也要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微德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不断改进和完善:幼儿微德育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教师应该根据评价结果和幼儿的发展需求不断调整和改进微德育的活动和教学方式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以保持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还可以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会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创设适宜的德育环境:在全环境育人背景下,创设适宜的德育环境是实施幼儿微德育的基础。这包括创设安全、舒适、温馨的物质环境,以及和谐、关爱、尊重的人文环境。在物质环境方面,要确保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安全、卫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人文环境方面,要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关爱与尊重的氛围,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和自爱。
开展多元化的德育活动:在全环境育人背景下,开展多元化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微德育的关键。这包括开展主题活动、游戏活动、节日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在主题活动方面,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环保主题、友爱主题等。在游戏活动方面,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如角色扮演游戏、益智游戏等。在节日活动方面,可以结合各种节日,开展相关的庆祝活动,如儿童节、母亲节等。
家园合作共同实施德育教育: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幼儿教育的合作伙伴。因此,在全环境育人背景下,实施幼儿微德育需要家园合作共同完成。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儿微德育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家长参与幼儿的德育教育。同时,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家长反馈会等形式,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幼儿微德育的实施方案。
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教师是实施幼儿微德育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全环境育人背景下,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可以通过培训、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教育水平。
四、实例分析与应用
在某个幼儿园中,教师们根据全环境育人的理念,设计了一系列以“爱”为主题的微德育活动,包括“我爱我家”、“我爱同伴”、“我爱大自然”等。这些活动旨在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1)“我爱我家”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邀请家长参与,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家庭的温馨和快乐。教师们通过让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环境,帮助孩子们了解和尊重家庭成员,培养家庭责任感。同时,教师们还通过让孩子们参与家庭模仿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家长的辛苦和付出,培养感恩和尊重他人的情感。
(2)“我爱同伴”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关心他人。教师们通过让孩子们参与合作游戏、共同完成任务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同时,教师们还通过让孩子们参与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培养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3)“我爱大自然”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教师们通过让孩子们观察植物、动物、天气等自然现象,帮助孩子们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同时,教师们还通过让孩子们参与环保行动、自然探索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这些以“爱”为主题的微德育活动,教师们不仅帮助幼儿们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还增强了家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家长们更加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同时也更加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要求。家园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更加有效。
此外,教师们还通过观察幼儿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及时调整和改进活动方案和教学方式。例如,在“我爱同伴”活动中,教师发现有些孩子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得不够积极、缺乏自信,于是教师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加强鼓励和支持,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和积极的态度。同时教师也调整了角色扮演的剧本和指导语更加贴近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使活动更加有趣味性和参与性.
在全环境育人背景下实施幼儿微德育是可行的并且可以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为了更好地推进幼儿微德育的实施教师在实践中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和技术提供专业培训和支持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全环境育人背景下幼儿微德育实践研究路径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全环境育人背景下实施幼儿微德育是可行的并且可以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为了更好地推进幼儿微德育的实施建议教师在实践中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和技术提供专业培训和支持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