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自然生态美育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探究

作者

向娟

重庆市万州区钟鼓楼幼儿园 404100

引言

自然生态美育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生态意识与环境责任感方面具有独特价值,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改革日益重视美育工作,将自然生态美育融入幼儿园课程成为重要发展方向。立足幼儿园教育实际分析自然生态美育融入课程现状与困境,探索有效实施路径与方法提出创新优化策略,旨在促进幼儿园自然生态美育深入发展,提升美育教育质量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自然生态美育融入幼儿园课程现状与困境

当前幼儿园自然生态美育融入课程面临多重困境,自然生态美育价值认识不足课程地位不高,部分幼儿园对自然生态美育理解片面,将其简单等同于自然知识学习或环保教育,忽视审美体验与情感培养核心要素。课程安排中自然生态美育常被边缘化缺乏系统规划与目标设定,多以零散活动形式出现难以形成连贯性教育效果,教育评价中对自然生态美育关注不足,评价指标缺失导致实践推进动力不足,同时城市化进程加剧幼儿接触自然机会减少,自然缺失症现象普遍幼儿对自然生物认知有限,缺乏直接感官体验影响美育效果。

自然生态美育课程资源开发不足实施条件受限,幼儿园自然环境建设不足特别是城市幼儿园受场地限制,自然景观与生态空间匮乏难以为幼儿提供丰富自然体验。园内绿化单调生物多样性不足,季节变化不明显缺乏观察探索价值。自然角建设简单多为展示性质,互动性与探究性不强无法满足幼儿主动探索需求,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缺乏生态美育考量,功能单一多为体能活动场地缺少自然探索区域。教师生态美育素养与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制约因素,部分教师自身生态审美能力欠缺对自然美感认知与体验不深,难以有效引导幼儿感受自然之美,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有限难以创设引发审美体验情境,活动形式单一多停留于知识讲解层面缺乏深度审美引导。

二、自然生态美育融入幼儿园课程路径与方法

针对上述困境,幼儿园应着力构建多元自然体验空间创设丰富生态环境,室外自然探索区建设是关键,可规划种植园、小型生态池、昆虫栖息地等微型生态系统,种植多样植物为幼儿提供直接接触自然机会。空间设计应考虑季节变化,选择不同季节开花结果植物让幼儿感受自然时序之美,地形设计可增加起伏变化,创设山丘、洼地等自然地貌丰富幼儿空间体验,材料选择应注重自然性如木材、石块、树桩等,减少塑料人工材料使用增强环境自然质感。室内自然角建设同样重要,可设置观察台、探索柜、自然材料收集区等展示幼儿采集自然物品,提供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支持深入探究,季节性调整自然角内容反映自然变化规律,如春季种子发芽观察,夏季昆虫饲养,秋季果实收集,冬季树皮纹理拓印等。

园本生态美育课程开发是重要路径,应基于幼儿兴趣与发展需求结合园所环境特点,开发具有园所特色生态美育活动,主题式课程设计效果显著可围绕四季变化植物生长动物生活等主题,设计系列活动如春天花园探秘、夏日昆虫派对、秋季果实嘉年华、冬日树木观察等,每个主题活动应包含观察探索、艺术表现、环保行动等环节,实现审美体验与实践创造结合。活动设计应保持开放性与生成性,根据幼儿兴趣与探索方向及时调整尊重幼儿主体性,教学策略应强调直接体验引导幼儿运用多感官感受自然,如触摸树皮纹理、聆听风声鸟鸣、嗅闻花草芳香、观察色彩变化等丰富感官体验。艺术表现活动应紧密结合自然体验,鼓励幼儿通过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自然美感受,如树叶拓印、自然材料拼贴、生态声音模仿等。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自然生态美育融入幼儿园课程优化与创新

深化自然生态美育课程改革,需进一步优化创新策略,构建系统化自然生态美育课程体系是重要方向,应基于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设计螺旋上升课程结构。小班阶段重点培养幼儿感知自然能力,通过丰富感官体验建立与自然情感连接,中班阶段强化探究意识,引导幼儿发现自然规律与美感尝试简单艺术表现,大班阶段深化生态理解,培养环保责任感鼓励创造性表达与实践行动。各年龄段活动设计既保持相对独立性,又有机衔接形成连贯教育体系,同时打破学科界限将自然生态美育元素融入各领域活动,如语言领域可开展自然诗歌朗诵、生态故事创编,数学领域可进行自然物计数分类、几何图形探索,音乐领域可创作自然声音合奏、生态主题歌曲,美术领域可进行自然材料创作、生态装置艺术等,实现多领域整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创新家园社协同育人机制同样重要,建立家园共育平台通过亲子自然日记、生态图片分享、自然材料收集等形式,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自然生态美育工作,组织家庭参与式活动如周末自然探索、亲子生态创作、环保实践行动等,延伸园内教育效果。开展家长自然生态美育指导通过讲座、工作坊、示范活动等形式,提升家长生态美育意识与能力,引入社区资源,与植物园、自然博物馆、生态保护区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定期参观体验活动拓展幼儿自然体验空间。邀请社区自然爱好者、环保工作者、艺术家等走进幼儿园,分享专业知识与经验丰富教育内容,现代技术应用为自然生态美育提供新可能,建立教师自然体验制度鼓励教师亲近自然,提升自身生态审美素养为幼儿树立榜样。

结论

自然生态美育融入幼儿园课程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重要途径,通过系统分析当前现状与困境提出有效实施路径与创新策略,自然生态美育应尊重幼儿主体性,创设丰富自然环境实施多样化教学策略,培养幼儿生态审美能力与环保意识。深化课程体系构建加强家园社协同,创新技术应用提升教育实效性,同时应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自然生态美育能力,实现幼儿园美育目标,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具有生态智慧与环境责任感未来公民。

参考文献

[1] 罗晓灵 . 自然生态美育融入农村幼儿园课程的策略研究 [J]. 教师 , 2024(25):102-104.

[2] 王晓娟 . 幼儿园自然美育课程资源的挖掘与整合策略研究 [J].2025.

[3] 郭燕 . 亲自然背景下畲族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J]. 科普童话 , 20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