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措施

作者

张静

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10

一、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通过强化党员和职工的思想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积极开展党建思想政治活动,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提升国企的社会信誉和影响力[1]。党建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企业文明创建项目的有效落实。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引导,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体系,推动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国企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目前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缺乏基本的思想政治意识

在许多国有企业中,部分领导层和职工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工作难以深入开展。一些干部将党建工作视为形式主义,缺少内在动力和责任感,缺乏主动参与和推动的积极性。由于认识不到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相关活动流于表面,缺少实效,无法激发员工的思想活力和凝聚力。

(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跟上时代发展

当前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仍较为传统,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创新。许多企业仍以线下会议、宣讲等传统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缺少结合网络平台和移动端的互动形式。这使得年轻一代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兴趣,参与度低,难以形成有效的传播和影响力。

(三)政工工作队伍涣散

政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和专业提升机制,导致政工人员在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上存在明显差距。部分企业政工岗位流动频繁,缺少稳定的骨干力量,工作连续性和延续性难以保证。政工人员缺乏长期培养和发展规划,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思想政治工作需求。

(四)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不明确,缺乏制度指导

许多国有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体系,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和具体实施细则。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定位模糊,内容安排随意,没有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操作流程。缺乏有效的考核和反馈机制,使得工作执行过程中缺乏约束力和激励,难以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

三、优化我国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方案

(一)加强企业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

企业领导层必须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将其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企业党委应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明确负责人,确保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领导干部要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和推动党建工作 [2]。企业应投入必要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保障党建活动顺利开展。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凝聚力。

(二)创新教育形式,线上线下宣传教育

企业要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制作符合职工需求的短视频、微课和线上互动内容,提高教育的吸引力。结合职工实际,创新教育形式,如主题研讨、案例分析和情景演练,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组织线上线下多样化活动,促进职工的思想交流和价值认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三)统筹工作重点,发挥群团组织合力

党委、工会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应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推进党建工作的格局。各组织明确分工,共享资源,互通信息,确保工作协同高效。群团组织应策划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志愿服务,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通过统筹群团组织的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能够有效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实现和谐稳定与高质量发展。

(四)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范畴,明确考核标准。相关部门需制定完善的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规范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监督机构应加强工作效果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企业还应设立激励机制,奖励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完善的制度保障能够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发展,提升工作规范性和成效,为国有企业党建提

供坚实保障。

四、创新措施与实践探索

(一)推动“互联网 + 党建”模式创新

国有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党建云平台,为党员提供便捷的在线学习和交流空间。党务部门整合优质资源,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职工的学习习惯和需求,推送精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智能化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学习进展,提升教育效果。企业组织线上主题党日和互动讨论,增强党员的参与积极性 [3]。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党建工作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满足了新时代职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培养复合型政工人才

国有企业应加大对政工干部的培养力度,注重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的有机结合。人力资源部门制定详细培训计划,组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和现场考察,提升政工干部的专业能力。推动政工人员跨部门交流和岗位轮换,拓宽视野,增强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企业领导层需完善激励和晋升机制,确保高素质人才的稳定发展。具备多领域知识和能力的政工干部,能够更好地应对党建和管理工作的挑战,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

(三)推进沉浸式数字党建创新

国有企业积极构建基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人工智能(AI)的数字党建新模式。开发虚拟党建空间,党员通过沉浸式体验参与红色教育和情景模拟,提升学习的代入感和互动性。应用 AI 智能助理,根据党员需求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并提供实时答疑,强化教育精准性。结合企业实际,在生产现场布置 AR 党建打卡点,党员扫码体验党建故事和互动任务,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组织数字化党建创新挑战赛,激发员工利用新技术创新党建内容,推动党建工作与数字化转型紧密结合。

(四)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与数字经济融合

思想政治工作聚焦国企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智能制造、绿色能源和数字经济等核心领域精准发力。党组织引导党员和干部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助推关键项目攻坚克难。基层党组织加强对职工生产生活状况的了解,利用数据分析及时回应诉求,保障生产运行稳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紧贴产业发展趋势,提升职工认同感和责任感,为企业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和组织支持,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高度融合。

五、结论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只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才能真正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提升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熊志翔 . 国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及创新措施 [N]. 河南经济报 ,2024-11-28(010).

[2]杨文福 . 国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策略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3,(12):65-68.

[3]孙威 . 新时代下国企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3,(05):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