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路径探析

作者

梁婧婧

宁夏九通盛达能源有限公司 宁夏省石嘴山市 753000

一、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是企业发展的 “红色引擎”,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人心、塑造品牌的 “精神纽带”,二者虽属性不同,但在价值导向、目标追求上高度契合。党建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政治引领与方向保障,企业文化则为党建工作落地生根提供载体支撑与群众基础。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单纯依靠制度管理或文化建设已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既能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又能让企业文化承载红色基因、彰显时代特色,进而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思想凝聚、动力激发等问题。深入探索二者融合路径,对企业强化内部治理、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锚定企业发展方向,强化政治引领

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首要价值在于为企业发展锚定正确政治方向。党建工作通过传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战略部署,能够为企业文化注入鲜明的政治属性,引导企业文化建设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在融合过程中,企业可将党的 “以人民为中心”“创新驱动发展” 等理念融入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让企业文化不仅关注企业经济效益,更注重社会责任与职工福祉,避免企业在发展中出现方向偏差。同时,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能帮助企业文化抵御错误思想侵蚀,确保企业文化始终传递正能量,为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稳健发展提供“定盘星”。

(二)凝聚职工思想共识,增强企业凝聚力

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能够有效打破思想壁垒,凝聚职工共识。党建工作依托基层党组织,通过理论学习、思想疏导等方式,可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企业文化则以更贴近职工的语言与载体,将抽象的思想理念转化为职工可感知、可践行的行为准则。二者融合后,既能通过党建活动强化职工对企业使命的认知,又能借助企业文化活动激发职工的归属感,让职工在参与融合活动中形成 “企业发展我有责”的共同意识。

三、新时代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现存问题

(一)认知存在偏差,融合意识薄弱

部分企业对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明显认知偏差。一方面,部分企业管理层将党建工作视为 “政治任务”,将企业文化视为 “形象工程”,认为二者无直接关联,无需刻意融合,导致融合工作缺乏顶层设计与资源支持;另一方面,部分党建工作者与文化建设者对融合内涵理解片面,要么将党建工作简单等同于企业文化建设,忽视文化的独特性,要么将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完全割裂,各自开展活动,无法形成合力。这种认知偏差导致融合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二)协同机制缺失,融合效能不足

当前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协同机制,二者 “各自为政” 现象突出。在组织架构上,党建部门与文化建设部门(如品牌部、宣传部)缺乏常态化沟通渠道,工作规划、活动开展相互独立,资源分配重复或遗漏;在工作流程上,党建活动与文化活动未实现内容衔接,例如党建学习未融入文化理念,文化活动未体现党建元素,导致“党建归党建,文化归文化” 的割裂局面;在考核评价上,二者考核标准相互独立,党建考核侧重政治指标,文化考核侧重形象指标,未将融合成效纳入评价体系,难以倒逼融合工作推进,最终导致融合效能大打折扣。

四、新时代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具体路径

(一)统一思想认知,筑牢融合思想根基

推动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首要任务是统一思想认知,让企业上下形成融合共识。企业管理层需通过党委会议、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新时代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关政策要求,明确 “党建引领文化、文化服务党建” 的融合定位,将融合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从顶层设计上保障融合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要加强对职工的宣传引导,通过内部培训、主题宣讲等方式,解读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核心内涵,打破职工对融合工作的认知误区,让职工认识到融合不仅是企业发展需求,更是自身成长的保障,进而主动参与融合工作,为融合筑牢思想根基。

(二)构建协同机制,完善融合运行体系

建立系统化的协同机制,是实现党建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关键。在组织机制上,可成立由企业党委牵头,党建部门、文化部门、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 “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规划融合目标、分配资源、协调任务,打破部门壁垒;在工作机制上,推动党建制度与文化制度的衔接,例如将文化理念学习纳入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 常规内容,将党建元素融入企业文化活动(如文化节、评优评先),实现 “党建活动有文化内涵、文化活动有党建底色”;在考核机制上,构建 “党建 + 文化” 一体化考核体系,将融合成效(如职工参与度、思想凝聚力提升)纳入党组织考核、部门绩效评价、职工评优的重要指标,通过考核导向倒逼融合工作落地见效。

(三)创新融合载体,增强融合吸引力与实效性

提升融合质量,需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创新融合载体,让融合工作 “接地气、有活力”。在内容载体创新上,要实现 “理论与实践结合”,除党的理论学习、文化理念宣讲外,增加职业技能竞赛、职工成长分享会、公益志愿服务等内容,将党建与文化融入职工工作生活;同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设计 “红色文化创新项目”,鼓励职工围绕党建与文化融合提出创意方案,激发职工参与热情。在形式载体创新上,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 “党建文化云平台”,通过短视频、漫画、线上互动游戏等形式推送融合内容,打破时空限制。

五、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的深度融合不仅能为企业锚定正确发展方向、凝聚职工力量,更能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未来,企业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以职工需求为核心、以企业发展为目标,持续探索融合新路径、新方法,让党建与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双引擎”,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大局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健 , 王鹏宇 , 曹静 , 李翔 , 杨惠琴 , 郭旻 . 新时代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路径探析 [A] 全国能源电力优秀党建典型案例(2024)[C].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培训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城乡电力(农电)分会、中国能源研究会科技成果转化与专利评价工作委员会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2025: 4.

[2] 杨治, 陈兴年, 蔡祥, 姜亦炜. 党建引领与价值重塑: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政工作的融合机制与实现路径 [J]. 现代企业文化 , 2025, (11): 13-15.

[3] 王懿 .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 [J]. 现代企业文化 , 2024, (30):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