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辅助下高职英语听说课堂个性化教学策略探究
杨晓蕾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18
英语听读能力既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又是开展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根基。传统课堂教学常常忽略个体差异,造成教学成果出现较大起伏。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教育领域正面临深刻变革契机。依靠语音识别、智能评判、大数据分析这些工具,AI 技术可以给学生给予准确的学习回馈,而且还能帮教师执行差别化教学手段。由于高职学生的根基水平和兴趣爱好存在很大差别,传统的统一化教学方式很难符合多种需求。依照 AI 而来的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既可精确契合学生特性,又可助力教师改良课程规划,进而极大提升教学质量并改进育人成效。
一、AI 辅助下高职英语听说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 学生学习需求的多元差异性
高职院校英语学生存在明显个体差异特征,有的学生曾接受过系统语言训练,具备一定的听辨与口语表达能力,但另一些学生由于缺少充分的口语练习机会,其听力水平相对较弱。传统课堂里设定的统一教学目标难以符合各种学习需求,这造成部分学生承受较大心理压力,另外一些学生或许会遭遇学习动力缺乏之类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给化解这一难题带来了新思路,依靠智能学习平台收集到的语音数据以及行为轨迹信息,再融合大数据分析算法,就能准确找出学生的知识薄弱之处和潜在的发展长处,进而帮助教师在拟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时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从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师资较为匮乏,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英语教学观念没有紧跟时代步伐,英语教学目标缺乏高职院校应有的特色。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过于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累积,而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与现实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与模式一成不变,教学评价单一,无法较好地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不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和日后就业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入人工智能辅助的个性化教学显得尤为必要。AI 技术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动态分析其能力差异,帮助教师优化教学目标,提供差异化指导。
(三) 提升英语学习成效的现实需求
职业教育体系下的英语教学已经冲破传统应试范围,慢慢融入到个人职业发展和就业规划的关键诉求当中。企业对外部交流能力的需求不断上升,尤其在旅游、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等范畴,听辨技能变成评判岗位胜任力的关键标准。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由于听力口语能力欠佳,在职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这种情况显示了加大对高职生英语听说能力培育的迫切性,人工智能技术给这个难题带来了更新颖的想法。智能系统凭借学生听辨行为的数据,制订出个性化的练习计划,生成独一无二的学习路线,在有限的教学时段内,高效地补足学生的短板。通过创建起动态评定、即时回馈、不断改善的机制,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大概会得到明显的改进,更加符合职业发展的需求,促使高职教育朝着应用型人才培育方向迈进。
二、AI 辅助下高职英语听说个性化教学的策略与路径
(一) 个性化口语训练的语音识别基础
人工智能(AI)推动的语音识别技术在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给个性化的口语训练给予了关键支持。这个系统可以及时捕捉并剖析学生语音输入,从发音是否准确、语调是否自然、是否流畅等很多方面展开综合评判。凭借这样的手段,学生就能立刻得到回馈消息,准确找出自己发音存在的具体问题。教师通过数据分析,给学生安排不一样的学习计划,对于发音错误比较多的学生来说,最好多做跟读模仿练习;至于连贯性比较差的学生,则要参加限时口语表达活动,以改进表达的流利程度。这项技术既能精确辨别出单个单词或者短语的发音特点,又能在情景对话模拟当中全面考察学生的交际能力,从而加强训练的真切感和实际效益。依靠不断练习和动态回馈机制,学生不但改善了自己的发音缺点,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口头表达的信心,最后做到了综合语言技能的全面提升。
(二) 基于学习数据分析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研究
人工智能平台在数据分析领域的新功能拓展,给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撑。这个系统可以对学生的听力水平、口语表达能力、词汇积累情况以及学习行为特点展开实时监测并加以全面评价,进而形成精确的学生学习画像。如此一来,教师便可以依照每个学生存在的差别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针对那些听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加大语音输入方面的练习量,像短文复述或者低速听力材料之类的;而那些表达欲望比较强烈但语法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就应当着重开展情境对话训练,并给予他们相关的语法指导。凭借这样精准的数据驱动型教学策略,学生们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外都能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从而杜绝无效的重复。而且,教师还可以借助汇总班级数据的方式对整个教学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把集体授课和个别辅导结合起来。这种新的模式既改善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自我发展潜能。
(三) 智能交互平台下的多样化课堂实践探索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搭建而成的智能交互平台,给高职院校英语听说教学赋予了多种化操作途径。这个平台把虚拟对话、角色扮演、团队合作这些主要功能模块融合起来,使得学生可以在模仿环境里达成沉浸式语言交流。借助及时回馈体系,系统可以按照学生的表现出具个性化的改良计划,进而切实改进他们的词汇运用水准和语法规则领悟程度。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融合任务推动观念,引领学生利用 AI 工具去执行包含旅游咨询、商务谈判、客户服务在内的职场交际任务。 在这个教学场景当中,学生借助跟实际应用需求联系密切的语言实践活动,明显提升了学习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语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英语听说课程中进行创新应用,这为个性化教学赋予了全新的范式。通过整合语音识别、数据挖掘、人机交互以及实时反馈等关键技术模块之后,教师就能较为精准地去规划教学方案,学生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指导,进而有效改善语言运用水平。从实证研究来看,此种模式明显加强了高职英语教育的契合度和实用性,很好地推动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小玲,周新云。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 (02):186-188.
[2] 于爽。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高职英语口语课程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 (05):77-80.
[3] 王 锦。 人 工 智 能 背 景 下 高 职 英 语 听 说 教 学 模 式 改革 [J]. 太 原 城 市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2020 (08):148-150.
作者简介:杨晓蕾,1981 年8 月,女,汉族,河北,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