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以“树养”课程为依托的树人凤天小学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者

雍朝谦

重庆树人凤天小学 400037

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愈发重视的当下,树人凤天小学秉持独树一帜的“树养”课程理念,在教育实践的征程中积极探索。“树养”课程以“如树育人,养根育魂”为指引,致力于为学生的成长全方位赋能。体育核心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构成,涵盖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深度挖掘“树养”课程的潜力,将其巧妙融入体育教育,为树人凤天小学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铺就坚实道路,成为亟待深入探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树养”课程理念与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剖析

(一)“树养”课程理念解读

树人凤天小学的“树养”课程以“如树育人,养根育魂”为核心理念,强调像培育树木一样,关注学生的根基培养,注重学生品德、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多元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成长养分,助力学生茁壮成长。

(二)体育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体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体育知识与技能、体育品德、健康行为三个方面。运动能力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涵盖运动项目的规则、技巧等;体育品德体现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展现出的公平竞争、团队协作、坚韧不拔等品质;健康行为则包括合理的锻炼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内容。

(三)“树养”课程理念与体育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

“树养”课程的全面发展理念与体育核心素养的多维度要求相契合。“树养”课程注重根基培养,对应体育核心素养中对学生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视,为学生体育素养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品德培育方面,“树养”课程强调育魂,与体育品德中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精神品质培养相一致,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同时,“树养”课程助力学生全面成长的目标,也与通过培养健康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核心素养要求相呼应。

二、以“树养”课程为依托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基于“树养”理念构建体育教学模式

情境化教学:结合“树养”课程中对自然元素和生活情境的融合,在体育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结合跨学科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分层教学:依据“树养”课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理念,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教学。对于体育基础较弱的学生,着重进行基础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对于有一定基础和特长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训练内容,提升其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项目式学习:以体育项目为载体,开展项目式学习。例如,在足球教学中,布置“设计一场校园足球联赛”的项目任务,学生需要运用足球知识、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制定比赛规则、安排赛程到组织比赛等环节进行全面策划。通过这样的项目式学习,不仅提升学生的足球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树养”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开发多样化体育活动融入“树养”课程体系

特色体育社团活动:成立与“树养”课程特色相呼应的体育社团,如“森林守护者”户外运动社团、“树之韵”韵律操社团等。社团活动以学生自主组织和参与为主,教师进行专业指导。“森林守护者”社团定期组织户外徒步、定向越野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锻炼体能,培养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树之韵”啦啦操社团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通过创编具有特色的韵律操,展现学生的青春活力。

主题体育节活动:举办以“树养”为主题的体育节,如“树木成长杯”运动节。运动节设置多个与树木生长相关的比赛项目,如“树苗发芽”短跑比赛、“大树扎根”拔河比赛等。在活动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在体育竞技中提升身体素质,还通过主题的融入,让学生领悟树木成长过程中所蕴含的坚韧、向上等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

家庭体育活动延伸:将“树养”课程理念延伸到家庭体育活动中。学校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如亲子跳绳、家庭健身操等活动,并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打卡记录。鼓励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

(三)建立基于“树养”课程的体育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多元化评价指标:除了传统的体育技能考核外,增加对学生体育品德和健康行为的评价指标。在体育品德方面,评价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团队协作表现、对待比赛的态度等;在健康行为方面,关注学生日常的锻炼习惯、作息规律等。如设置“体育品德之星”“健康生活小达人”等评价奖项,激励学生在多方面提升自己的体育核心素养。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过程的跟踪记录。通过课堂表现观察、活动参与记录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进步。同时,结合学期末的体育技能测试、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等终结性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体育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同时开展小组互评,让学生从同伴的角度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提升自己的体育核心素养。

三、以“树养”课程为依托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实践效果

(一)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水平显著提高

通过基于“树养”课程构建的体育教学模式和多样化体育活动,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扎实。例如,在学校组织的体育技能测试中,各年级学生的达标率和优秀率均有明显提升。在篮球技能测试中,学生的运球、传球和投篮准确率较之前有了显著提高,这得益于分层教学和项目式学习中对篮球技能的针对性训练。

(二)学生体育品德得到良好培养

在“树养”课程理念的引导下,通过主题体育节活动和体育社团活动,学生的体育品德得到了有效培养。在“树木成长杯”运动会的拔河比赛中,学生们展现出了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即使面对实力较强的对手,也毫不退缩,坚持到底。这种体育品德的培养不仅体现在体育活动中,还逐渐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学生健康行为习惯逐步养成

家庭体育活动的延伸以及学校对健康行为的持续关注,使学生逐渐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线上平台的家庭体育作业打卡记录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坚持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且作息时间更加规律。学生的健康意识明显增强,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持续关注,树人凤天小学将进一步深化“树养”课程与体育教育的融合,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更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