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社协同育人视角下幼儿园管理效能提升策略探析
魏婷婷
成都市武侯区金苹果丽都花园城幼儿园 610000
1. 引言
在社会变革和教育理念革新的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幼儿发展的需求。家校社协同育人已成为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要求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协同合作。家园社协同育人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已被证明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和认知能力发展。然而,现实中幼儿园管理存在家园合作不深入、社区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教育效能的提升。因此,探索优化幼儿园管理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 家园社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
2.1 家园社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
家园社协同育人理念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儿童发展受家庭、幼儿园、社区环境等多层次因素的影响,系统间的互动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为家园社协同育人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家园社协同育人对幼儿园管理效能提升的实践意义
家园社协同育人能有效促进资源整合,打破壁垒,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幼儿园可以拓展管理边界,建立更加民主和开放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此外,协同育人有助于提升管理的适应性,使幼儿园能够及时调整策略,应对社会环境变化,满足儿童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
3. 当前幼儿园管理效能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3.1 家园沟通与合作机制不完善
当前幼儿园家园沟通机制不足,多数幼儿园仍以传统的单向通知和家长会为主要沟通方式,缺乏多元化和常态化的互动渠道。沟通内容多局限于幼儿表现和日常照料,较少涉及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指导等深层次内容。尤其在疫情后,线上线下结合的沟通模式尚未有效建立,约 78% 的家长反映与幼儿园的深度交流不足。家长参与管理的机制也不完善,仅有 23% 的幼儿园建立了常态化家委会,且家长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导致教育理念不一致和育人方向不协同,影响了管理效能。
3.2 社区资源整合不足与利用低效
社区资源整合不足是另一个主要挑战。约 62% 的幼儿园管理者对社区资源缺乏全面了解,且缺少专业人员进行资源整合。幼儿园与社区组织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社区资源未能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资源,限制了幼儿园的教育场域,难以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经验,未能充分发挥社区支持系统的作用。
3.3 幼儿园师资力量与专业发展不足
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尤其在乡村和偏远地区,超过 40% 的教师未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培训,且教师流动性大,缺乏稳定的师资。现有培训体系与实际需求脱节,忽视个性化和创新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有限,晋升机制缺失,导致职业倦怠和高流失率,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4. 提升幼儿园管理效能的策略探析
4.1 构建多元化家园沟通平台
为提高家园合作的效果,幼儿园应建立多元化的家园沟通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微信群、APP、在线家长会等)开展常态化、互动性的沟通。通过线上平台,幼儿园可以实时分享教育理念、课程内容、育儿技巧等信息,家长也能随时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家园的双向互动。同时,幼儿园还应定期组织家庭教育讲座和交流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深化家园合作。
4.2 优化社区资源整合与利用机制
幼儿园应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开展联合活动、社区教育项目等方式,使幼儿园能够充分利用社区中的文化、教育、体育等资源,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体验。幼儿园还可以设立专门的社区资源整合岗位,专职人员负责调研、筛选和组织资源,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3 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协同育人
在管理模式上,幼儿园应更加注重创新,采用柔性化、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减少层级管理,增强教师和家长、社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通过引入项目化管理和协同决策机制,让家长、教师和社区代表共同参与决策,提高管理的民主性和透明度。此外,幼儿园还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支持,提供定期的培训与进修机会,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管理水平。
4.4 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
为了确保家园社协同育人效果的持续提升,幼儿园应建立科学的评估与反馈机制。通过定期的家长和社区满意度调查、教师工作表现评估、教育质量反馈等方式,实时了解各方面的需求与问题,并根据反馈结果调整管理策略。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幼儿园的管理效果和家园合作情况,不断优化管理措施。
5. 结论
本研究从家园社协同育人的视角,系统探讨了提升幼儿园管理效能的策略,包括构建多元化家园沟通平台、优化社区资源整合与利用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强化协同育人理念以及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家长教育意识的提升,幼儿园管理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精细化和智能化,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高效化。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关注不同类型幼儿园协同育人的差异化实践,以及信息技术在促进家园社协同育人中的应用,为幼儿园管理效能提升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张庭 , 谌铜平 . 幼小衔接视域下幼儿园家园协作的价值、阻力及路径[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35(02):40-44.
[2] 贾贝贝 . 河北省学前教育家园社协同育人现状及问题分析 [J]. 教育实践与研究 (C), 2024, (09): 29-32.
[3] 袁野 , 甘在燕 , 黄梅 . 家校社协同共育儿童科学素养:可为、难为与何为 [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5,35(01):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