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简单处理工艺研究
叶骁
海湾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废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其含有的重金属、有机物、酸碱物质等污染物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统计,我国工业废水年排放量占总废水量的 30% 以上,部分未达标排放的废水导致河流、湖泊水质恶化,甚至威胁饮用水安全。对于中小型工业企业而言,复杂的深度处理工艺往往面临投资高、运行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开发和应用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简单处理工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工业废水概述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水、污水和废液,包含生产原料、中间产物、副产品及其他污染物,按行业来源可分为冶金废水、化工废水、食品加工废水等,按污染物性质可分为含重金属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酸碱废水等。其核心特点体现为成分复杂性,往往同时含有多种污染物,如化工废水中可能兼具苯系物、重金属离子及酸碱物质;水质水量波动性显著,受生产周期、工艺调整影响,同一企业不同时段的废水污染物浓度、流量差异可达数倍甚至数十倍;部分废水具有毒性与难降解性,如含氰废水、农药废水等,若直接排放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通过食物链富集威胁人类健康。工业废水处理是阻断污染物进入水环境的关键环节,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实践,其处理需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即在源头减少废水产生,通过处理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探索中水回用、污染物回收等资源化路径,以降低环境风险并提升经济效益。
二、工业废水简单处理工艺类型
工业废水简单处理工艺以操作简便、成本可控、适应性强为核心特征,主要涵盖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及生物处理法中流程简化、设备要求低的技术类型,其应用需结合废水水质特性与处理目标,在保证基础处理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实施难度。
(一)物理处理法
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废水中的悬浮污染物,无需改变污染物化学性质,是简单处理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类别。沉淀法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颗粒自然沉降,适用于处理含砂粒、金属碎屑等密度较大颗粒物的废水,如矿山废水预处理,其核心设备为平流式沉淀池,通过控制水力停留时间(通常 30-60分钟)实现固液分离,对粒径大于 50μm 的颗粒去除率可达 80% 以上,但对胶体态污染物效果有限。过滤法借助多孔介质截留悬浮物质,砂滤池以石英砂为滤料,可去除沉淀后残留的细小颗粒,过滤速度一般控制在 5-10m/h ,常用于后续处理的预处理或深度净化;活性炭过滤则兼具吸附功能,对小分子有机物有一定去除效果,但需定期更换滤料以避免堵塞。气浮法通过向水中通入微气泡,使气泡黏附于轻质悬浮颗粒(如油类、纤维)并携带上浮至水面分离,适用于含油废水处理,加压溶气气浮是常见形式,通过将加压溶气水释放产生气泡,对乳化油的去除率可达 90% ,但需控制气泡尺寸与废水 pH 值以保证黏附效率。
(二)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转化污染物形态,使其无害化或易于分离,适用于含溶解性污染物的废水处理。中和法通过投加酸碱药剂调节废水 pH 值,酸性废水常用石灰、氢氧化钠作为中和剂,碱性废水则可通入二氧化碳或投加硫酸,反应需控制药剂投加量以避免过度调节,如处理 pH 值为2-3 的酸洗废水时,石灰投加量通常为 50-100g/L ,可将 pH 值稳定至 6-9,该工艺设备简单(如中和池加搅拌装置),但需处理反应生成的沉渣。混凝法通过投加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使胶体颗粒脱稳凝聚,形成可沉淀的絮体,适用于含悬浮物、色度的废水,如印染废水预处理,混凝剂投加量一般为 10-50mg/L ,配合 pH 值调节(通常 6-8),COD 去除率可达 30%-50% ,但需根据水质特性选择药剂类型。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改变污染物化学价态,如含铬废水可投加亚硫酸钠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再通过沉淀去除,常用氧化剂包括次氯酸钠、过氧化氢,还原剂有硫酸亚铁、亚硫酸钠,该工艺对毒性物质处理效率高(如氰化物去除率可达 95% 以上),但药剂消耗成本相对较高,适用于小水量、高毒性废水的应急处理。
(三)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依靠微生物代谢作用降解污染物,适用于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的优势。好氧生物处理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简易工艺如生物接触氧化法,通过在池内设置填料供微生物附着,无需污泥回流,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 2-6 小时,COD 去除率可达 60‰ 80% ,适用于食品加工、酿造等行业的低浓度有机废水,运行时需通过曝气维持溶解氧在 2-4mg/L ,避免微生物缺氧失活。厌氧生物处理在无氧环境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甲烷菌将污染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简易工艺如厌氧滤池,通过填料截留微生物,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如啤酒废水)的预处理,COD 去除率可达 50%-70% ,且能耗低,但处理周期较长(水力停留时间 12-24 小时),需控制温度(中温 35℃左右为宜)以保证微生物活性。生物处理法对水质波动较敏感,需避免高浓度毒性物质冲击,通常作为预处理或二级处理单元配合其他工艺使用。
总结
综上所述,工业废水的有效处理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而简单处理工艺凭借操作简便、成本可控的优势,在中小规模工业企业及应急处理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聚焦工艺组合优化(如“物理预处理 + 简易生物处理”)、低成本药剂开发及智能化运行控制等方向,以提升简单处理工艺的稳定性与经济性。总之,推动简单处理工艺的规范化应用,对于补齐中小企业污染治理短板、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前, 胥丁文, 顾学喜. UASB- 好氧- 混凝工艺处理高盐榨菜废水研究[J]. 工业水处理 , 2011, 31(4): 62-65.
[2] 金艳青 , 章启帆 , 李勇 , 等 . 沼气循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盐有机废水 [J]. 中国给水排水 , 2017, 33(17): 117-121.
[3] 闫林涛 , 黄振兴 , 肖小兰 , 等 .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中试研究 [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15, 34(12): 1248-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