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高效开展基层党群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蒋诵
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客户服务分公司400010
【摘要】基层党群工作是国有企业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党的方针政策在企业内部的贯彻落实及企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基层党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优化组织机制、丰富工作内容、创新方法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升基层党群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国有企业;基层党群工作;组织机制;创新方法;实效性
【引言】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党建工作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基层党群工作作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在推动党建责任落实、凝聚职工力量、促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组织机制不完善、形式单一、实效性不足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出发,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如何高效开展基层党群工作,力求为国有企业的党建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国有企业基层党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机制不健全
在部分国有企业中,基层党群工作的组织架构不够完善。一些企业未能设置专门的党群工作部门,或职责分工模糊,导致工作协调性不足。此外,党群干部的数量和能力也存在短板,特别是在基层,专业化程度较低的干部难以有效推动工作落实。某国有机械制造企业中,因党群工作组织未能覆盖到生产车间,导致职工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导无法深入一线。
(二)工作内容与职工需求脱节
许多基层党群工作内容偏重形式,未能充分关注职工的切身需求。例如,某国有能源企业在组织党课学习时,缺乏针对年轻职工兴趣的主题设计,导致部分职工缺乏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的帮扶工作较少,未能真正体现党群工作的服务宗旨。
(三)方法手段创新不足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职工的学习和沟通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部分国有企业的党群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宣讲模式,未能利用新媒体工具和数字化技术进行创新。例如,某通信企业的党群活动主要依赖线下会议和文件通知,难以覆盖流动性较强的职工群体。
(四)考核机制不完善
当前基层党群工作的考核指标设置多为定性描述,缺乏量化标准,且重点关注形式上的完成情况,未能有效衡量工作的实际效果。例如,某交通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考核中,注重会议记录和活动次数,却未能评估职工满意度和参与度,削弱了考核的激励作用。
二、高效开展基层党群工作的对策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牢牢把政治理论学习抓在手中,通过以上率下示范学、创新方式常态学、知学合一贯通学等方式,努力将政治理论学深悟透、学懂弄通。
(一)健全组织机制,夯实工作基础
1.明确党群工作定位
清晰认识党群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定位,是开展党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中,党群工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服务对象为企业职工。通过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统一思想认识,党群工作能够发挥强基固本的作用,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基层领导干部需深刻认识到党群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激发职工参与热情。
2.完善组织架构
企业应结合自身规模和特点,设立专门的党群工作部门,并明确其职责范围。例如,某制造企业在每个车间设立党支部,配备专职党务干部,加强了党群工作的覆盖面和执行力。
3.优化人员配备
引入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党群工作者,并定期开展培训,提升其专业化水平。例如,某国有化工企业通过开设“党群干部训练营”,帮助党群工作者掌握心理疏导、活动策划等技能,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4.加强资源保障
确保党群工作经费和场地充足,为基层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支持。例如,某电力企业为党群活动配备多功能会议室和在线学习平台,为职工提供便利。
(二)丰富工作内容,增强思想引领
1.结合企业发展实际
将党群工作与企业经营目标紧密结合。例如,某能源企业在开展党群活动时,围绕“安全生产月”主题组织党员突击队,既促进了生产目标的达成,又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
2.聚焦职工需求
以职工为中心设计活动。例如,某国有钢铁企业针对青年职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并设立“青年成长导师”,帮助青年职工快速融入企业文化。
3.传承企业文化
通过组织企业历史展览和文艺活动,弘扬企业核心价值观。例如,某交通企业定期举办“企业故事汇”活动,邀请老员工分享成长经历,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创新方法手段,提升工作实效
1.利用信息化平台
开发在线党群工作平台,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和职工互动。例如,某金融企业通过党建App,让职工随时随地参与党课学习,并进行在线测评。
2.借助新媒体传播
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宣传工作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企业动态。例如,某通信企业在抖音平台发布党建主题短视频,吸引了职工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同时,制作电子读物等新媒体产品,将传统报纸、宣传画册等向电子相册、电子报刊等数字化方向转变,使广大职工能够直观了解企业动态和企业文化。
3.探索灵活工作方式
针对职工工作时间特点,推出弹性化的活动安排。例如,某物流企业利用早晚班交替间隙,开展“微党课”学习,既不影响生产,又增强了学习效果。
(四)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工作活力
1.制定科学考核指标
根据工作实际,设置量化考核指标,例如职工满意度、活动参与率等。例如,某国有化工企业通过每季度职工满意度调查,动态调整党群工作的方向。
2.实施差异化考核
针对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设置差异化考核标准。例如,某制造企业对技术部门的考核重点是党员在技术攻关中的贡献,而对行政部门则更关注服务质量的提升。
3.表彰先进典型
通过定期评选优秀党支部和先进个人,树立榜样。例如,某电力企业每年开展“优秀党员事迹展”,在全公司范围内传播正能量。
三、案例分享
(一)案例1:某能源企业的“三融入”党建模式
通过“融入决策、融入生产、融入职工服务”三大路径,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具体表现为,党组织参与生产计划的制定,党员带头攻克技术难题,并通过职工关爱行动增强凝聚力。
(二)案例2:某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党群平台
建设集在线学习、互动交流、动态展示于一体的党群平台。例如,该企业的职工通过平台提交合理化建议,并直接与党支部联系,大大提升了问题解决的效率。
(三)案例3:某通信企业的职工关爱行动
从心理关怀、家庭支持、困难帮扶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职工幸福感。例如,通过心理健康辅导,帮助职工缓解工作压力;通过家庭开放日,增强职工与企业的情感联结。
(四)案例4:某金融企业的红色教育与培训
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组织实践活动和培训课程。例如,员工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增强了对党的历史和企业使命的认同。
(五)案例5:某交通企业的“党建+服务”项目
通过优化服务流程、组建志愿服务队、实施“双培养”机制,实现党建工作与客户服务的双赢。例如,党员带头优化窗口服务流程,客户满意度明显提升。
四、结论
强化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创新工作思路,拓展融合路径,破解企业发展和经营管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加快推动基层党组织由局部优化向整体提升转变。国有企业基层党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在组织机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和优化。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基层党群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和职工的主体作用,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党建与经营发展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党建研究》,2021年第4期。
【2】《企业管理》,202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