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高段故事教学活动设计与反思
陈诚
绵阳市梓潼县文昌第一小学校 622150
一、引言
现在的教育环境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了教学的核心目标。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小学英语高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阶段,故事教学生动有趣、效果好,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输入,让他们接触多元文化,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很有帮助。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丰富,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为开展故事教学活动提供了好的材料。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故事教学语篇分析
(一)语篇内容与主题
人教版小学英语高段教材里的故事,主题范围很广,涉及日常生活、童话寓言、文化习俗等多个领域。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Unit 1“How can I get there?” 中,故事围绕日常生活里的 “问路、指路” 展开,把公交站、地铁站等真实的出行场景融入到对话和故事中。Unit 3 “Myweekend plan” 聚焦 “周末计划”,讲的是周末想去哪里玩、打算做什么,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这些主题就像能照出学生生活的 “小镜子”,学生很容易进入故事情境。他们在学英语的同时,还能讨论日常出行和周末安排,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对生活的认识,也能了解不同文化中人们出行和过周末的方式,拓宽文化视野。
(二)语篇语言特点
故事的语言既生动有趣又实用。教材里的故事用的是简单易懂、 有节奏感的语言,比如重复的句式、押韵的词汇等,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以 Unit 4“I have a pen pal”为例,在介绍不同人物的爱好时,用了“Oliver likes reading stories. He reads stories every day. Sarah likes doing word puzzles. She does word puzzles every week.” 这样重复的句式,把人物爱好清楚地 呈现出来,学生能轻松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三)语篇文化内涵
每个故事都包含一定的文化内容,能反映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比如讲西方节日的故事时,会提到圣诞节的由来、庆祝方式等文化信息;还有一些改编成英语的中国传统故事,能让学生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用英语怎么表达。通过学习这些故事,学生能增强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故事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以核心素养为方向,设定多方面的教学目标。语言能力目标是让学生能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里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并用学到的英语简单复述故事、交流故事内容;文化意识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提高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度;思维品质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比如在讨论故事时,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行为、预测故事的发展等;学习能力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活动环节设计
1. 导入环节(约 5 分钟)
以 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为例,播放一段包含不同交通方式的故事动画短视频,内容是小动物们讨论怎么去森林学校,里面分别展示了坐校车、骑自行车、坐地铁等出行场景。视频播放完后,提问学生 “What ways of going to school do the animals use? Which way do youthink is the most interesting?”,这样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他们之前学过的知识,让他们进入故事的主题情境。
2. 故事呈现与理解(约 10 分钟)
利用教材里的插图、动画,一步步展示故事内容,在合适的地方暂停,和学生互动。比如故事里提到 “In the USA, some children go toschool by sled”, 暂 停 后 问 学 生 “Why do they go by sled? What do youthink of this way of going to school?”,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理解不同文化下出行方式的差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
3. 故事分析与学习(约 15 分钟)
带着学生梳理故事的结构,让他们分组讨论故事里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比如 “must, pay attention to” 等。针对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the traffic lights” 这句话,分析它的意思和用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造句,比如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when crossing the road”,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规则背后的安全文化,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化认知。
4. 故事拓展与运用(约 12 分钟)
开展 “续编故事大冒险” 活动,让学生分组给故事添加新的情节和结局。比如学完 “Ways to go to school” 后,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小动物们会怎么改变上学方式呢?”,要求学生用英语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比如有学生可能会说 “One day, it rained heavily. Therabbit couldn't ride its bike. So it took an umbrella and walked to school...”,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还能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主题。
5. 总结与评价(约 5 分钟)
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故事里的核心语言点、文化知识。采用三种评价方式:自评(让学生反思自己是否掌握了新的词语和句子、课堂参与度怎么样)、互评(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评价彼此的创意和表达)、师评(老师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这些评价,清楚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活动反思与改进建议
(一)教学效果反思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故事教学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比较高。在语言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故事里的关键词汇和句型,能简单复述和交流故事内容;在文化意识方面,学生对不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能尊重和包容文化差异;在思维品质方面,学生在讨论和分析故事时,慢慢学会了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习效率有所提高。不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时,有些小组里学生的参与度不一样,有的学生主导讨论,有的学生很少参与;故事拓展活动的时间不够,有些学生没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二)改进建议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参与不均衡的问题,老师可以在活动前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和职责,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加强对小组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及时引导学生调整讨论方向,提高合作效率。对于拓展活动时间不够的问题,老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前规划好每个环节的用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进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创作。另外,还可以把一部分拓展活动安排到课后,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准备和展示。
五、结论
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英语高段故事教学活动设计,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托,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认识到故事教学的重要性,深入分析故事语篇,合理设定教学目标,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同时,要不断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教学实践和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培养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继续探索和创新故事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活动设计,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芳 . 新课标背景下微课在小学英语戏剧故事教学中的应用[J]. 试题与研究 ,2025,(22):40-42.
[2] 李伟青. 学习活动观视角下的小学英语绘本故事教学策略[J].教师博览 ,2025,(2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