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
李小芬
湖南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410004
引言
混凝土施工作为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工程整体的安全与耐久性。在建筑行业技术迭代与规模扩张背景下,使得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面临更为复杂的挑战,技术缺陷与工艺疏漏逐渐显现,成为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实际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裂缝、蜂窝、强度不足等隐患,对建筑全生命周期性能构成潜在威胁。与此同时,新型混凝土材料与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虽为工程效率提升提供可能,却因操作规范缺失或经验不足,导致技术适配性问题频发。因此,本研究将针对目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路径,旨在为提升施工精细化水平、构建质量防控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蜂窝麻面问题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蜂窝麻面问题出现概率较高,顾名思义,这一质量缺陷问题主要表现为混凝土表面出现大量小孔或者是凹坑,整体上是蜂窝状或麻点状缺陷问题。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原因是浇筑施工环节操作不当导致的,比较明显的问题之一就是振捣明显不足,导致房屋建筑混凝土内部的空气无法顺利排除,气泡滞留之下,自然就会形成蜂窝麻面问题 [1]。另外,模板存在质量问题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蜂窝麻面,譬如,在模板表面不平整或者是密封不严的情况下,混凝土浆体容易出现泄露现象和问题,骨料暴露、表面粗糙,蜂窝麻面问题由此产生。对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来说,蜂窝麻面问题的出现,项目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后期的维护成本也会随之提升。
(二)混凝土裂缝问题
混凝土裂缝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出现概率也比较高,整体上表现为结构表面或内部出现不规则或线性开裂,类型具有多样化的基本特征,常见包含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和荷载裂缝。塑性收缩是混凝土裂缝早期阶段主要原因,混凝土初凝前这一阶段的水分蒸发速度较快,其表面张力快速变化之下,容易导致微裂纹生成。干燥收缩随后发生,水泥水化过程中,其整体体积大幅减少,环境湿度低时收缩加剧,形成贯穿性裂缝。而且,部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用到大体积混凝土,而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点就是内外温差大,热胀冷缩产生拉应力,超出材料抗拉强度时开裂。混凝土裂缝的存在,直接影响房屋建筑结构整体性,抗震性能减弱,安全风险显著上升。
(三)强度不足问题
所谓的混凝土强度不足问题,其实就是指房屋建筑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材料整体、局部承载能力低下等等,房屋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难以得到保障。而之所以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的问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缺陷是主要因素之一,水泥用量不足的情况下,导致胶凝材料含量降低、水灰比过高则浆体稀松,粘结力弱化 [2],混凝土强度由此受到不良影响。另外含泥量超标或级配不合理的情况下,意味着骨料与浆体界面薄弱,强度发展受阻,这些问题均亟待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工作中将其进行解决,这对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十分重要。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预防和处理
(一)材料控制与配合比优化
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对于预防一系列缺陷至关重要,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需严格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符合结构设计要求,确保胶凝材料活性满足强度发展需要,这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施工问题的出现。譬如,在混凝土的骨料筛选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粒径与级配标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重控制含泥量上限,进而避免杂质影响界面粘结性能。外加剂选用适配环境条件与施工工艺的类型,掺量经精确计算与试配验证。运输过程需要注重采取防离析措施,维持坍落度稳定性,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从源头降低蜂窝裂缝风险。
(二)施工工艺精细化控制
模板工程管理是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工作中的基础内容之一,模板设计具备足够刚度与稳定性,才能有效避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拼缝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密封材料处理,表面涂刷专用脱模剂并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清洁,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和问题。为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需要实施分层下料,每层厚度控制在振捣作用有效范围内,振捣设备选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依据构件尺寸选型,插入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 1.5 倍,操作遵循快插慢拔原则,观察气泡排出与表面泛浆现象[3]。大体积混凝土应用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之一,针对于此需要注重采用分块跳仓工艺,设置冷却水管调控内部温升,避免由于温差问题产生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三)科学养护体系实施
养护技术应用依据材料特性与环境参数动态调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并且减少因问题出现而导致的后期维护成本增加问题。
譬如,塑性阶段比较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等等问题,因此可以启动早期防护,浇筑完成不是施工的结束,而是要立即覆盖塑料薄膜或喷雾保湿,抑制表面水分蒸发速率,避免水分挥发过快而引起的混凝土裂缝等等质量问题。终凝后,相关的施工团队则需要将早期防护切换标准养护模式,水平构件采用蓄水养护或湿麻布覆盖,垂直结构粘贴保水养护膜并定时注水,避免水分不足问题发生。养护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差控制需要保持高度重视,尽量使其控制在 20% 以内,避免出现热应力裂缝现象和问题 [4]。大体积混凝土实施内部温度监测,依据温差曲线调整保温层厚度,在养护周期方面,需要严格满足水泥水化需求,普通硅酸盐水泥结构保湿养护工作不能少于两周,如果房屋建筑工程是掺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项目,其养护实践则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干燥大风环境增设防风帷幕,冬季施工采用综合蓄热法维护正温条件。养护过程建立湿度监测点,确保相对湿度持续高于 90% 。科学养护保障胶凝材料充分水化,促进强度增长与体积稳定性[5]。
结论: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关乎工程整体安全与耐久性,而目前存在蜂窝麻面、裂缝及强度不足等常见问题,面对混凝土施工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从材料控制、工艺优化及科学养护三方面进行有效预防和处理。在具体的混凝土施工工作过程中,需要注重通过严格筛选水泥品种、规范骨料级配、精准计算外加剂掺量,并且注重早期保湿与温差控制,延长关键部位养护周期。多维度协同发力之下,可以有效降低质量缺陷发生概率,提升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性能稳定性,为房屋建筑全生命周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温玉财 .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 2024, (04): 122-124.
[2] 杨立 .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 2022, (14): 166-168.
[3] 朱学权 . 浅谈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J]. 工程与建设 , 2021, 35 (06): 1303-1304+1325.
[4] 赖丽姗.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 [J].砖瓦 , 2021, (06): 189-190.
[5] 林志成 . 浅谈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J]. 四川水泥 , 2021, (04): 46-47.
作者简介: 李小芬,1988.11.05,女,籍贯:湖南省邵阳市,工作单位:,科室:综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