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AI 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作者

蔡夏玲

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 362000

“双减” 政策的核心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回归校园主阵地。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双减” 背景下,既要避免增加学生的额外学习压力,又要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存在教学形式单一、个性化不足、课后拓展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 “双减” 政策下的教育需求。AI 技术凭借其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的特点,能够与小学音乐教育深度融合,创新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音乐学习体验,助力 “双减” 政策的有效落实。

1 “双减” 政策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

1.1 “双减” 政策概述

“双减” 政策明确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和时长,严禁校外学科类培训超标超前教学。对于小学音乐等非学科类课程而言,政策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强调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和校内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发展和素质提升需求。这意味着小学音乐教育需聚焦课堂效率提升,优化教学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获得充分的音乐学习与体验机会,无需依赖校外培训,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1.2 传统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小学音乐教育模式在 “双减” 背景下暴露出诸多局限性。一是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多以教师教唱、学生跟唱为主,辅以简单的乐器演示,难以激发学生的持久兴趣,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难以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二是个性化教学不足,教师难以兼顾不同音乐基础和兴趣的学生,导致部分学生 “吃不饱”,部分学生 “跟不上”,无法实现因材施教,与 “双减” 下提升课堂质量的要求存在差距。三是课后拓展缺乏有效途径,传统课后作业多以背诵歌曲、练习乐器为主,形式枯燥,容易成为学生的负担,且教师难以对学生的课后练习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无法形成课堂与课后的良好衔接。

2 小学音乐 AI 教育模式的创新

2.1 AI 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AI 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契合 “双减” 下高效课堂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AI 音乐软件可通过动画、游戏等形式辅助乐理知识教学,如用 AI 动画演示音符的时值、节奏的强弱,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体验中理解抽象概念;利用 AI 互动游戏开展节奏训练,学生通过触摸屏幕模仿节奏,AI系统实时反馈对错,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AI 还能辅助音乐欣赏教学,通过智能分析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情感等要素,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解读。例如,在欣赏古典音乐时,AI 系统可同步展示音乐对应的画面场景、作曲家生平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此外,AI 虚拟乐器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电子设备模拟演奏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无需购买实体乐器,降低学习门槛,同时 AI 系统可实时纠正演奏中的音准、节奏问题,提升课堂练习效果。

2.2 个性化音乐教育的实现

“双减” 背景下,个性化音乐教育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AI 技术能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实现 “千人千面” 的教学服务。AI 系统可通过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数据、练习成果等,构建学生的音乐学习画像,包括音乐基础、兴趣偏好、薄弱环节等。基于画像,为不同学生推送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如为节奏感较弱的学生推荐更多节奏训练小游戏,为对声乐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专属的歌唱技巧指导视频。

在课后拓展方面,AI 音乐平台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布置轻量化、个性化的实践任务,如录制一段自己演唱的歌曲并上传至平台,AI 系统进行智能评分和改进建议;参与 AI 发起的 “音乐创意接龙”活动,根据前一段旋律续编创作。这些任务形式灵活、趣味性强,不会给学生带来负担,同时能让学生在课后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实现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

3 小学音乐 AI 教育模式的实践

在 “双减” 背景下开展小学音乐 AI 教育模式实践,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首先,在硬件设施上,学校可配备AI 音乐教学一体机、学生平板电脑等设备,搭建校内 AI 音乐教学平台,确保 AI 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能顺利应用。例如,在低年段音乐课堂中,利用 AI 互动教学系统开展 “音乐游戏闯关” 活动,学生通过平板参与节奏匹配、音符识别等游戏,闯关成功可获得虚拟勋章,激发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需转变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 AI 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在 AI 平台上筛选或定制教学资源;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 AI 工具进行学习、互动,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 AI 系统反馈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教学后,通过 AI 平台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总结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在教授歌曲《卖报歌》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过 AI 系统聆听歌曲、了解创作背景,然后利用 AI 的录音功能让学生演唱,AI 系统自动分析音准和节奏,教师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单独辅导。

4 结束语

“双减” 背景下,小学音乐 AI 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是应对教育变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AI 技术能丰富音乐教学形式、实现个性化教育,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素养。在实践过程中,需注意平衡 AI 技术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避免过度依赖技术;同时,要不断优化 AI 教育资源,确保其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音乐教育规律。相信通过持续探索与完善,小学音乐 AI 教育模式能为 “双减” 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育注入新活力,助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音乐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钰坤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现状及优化策略[J]. 作家天地 ,2025,(03):149-152.

[2] 肖珂 . 走进深度学习,创新教学实践——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 [J]. 艺术评鉴 ,2021,(02):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