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唱游在小学低年段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蔡夏玲

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 362000

小学低年段(一、二年级)是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亲近感和兴趣,为后续音乐学习奠定基础。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单纯的歌唱或乐理讲解容易让低年段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保持学习注意力。唱游教学通过将音乐元素融入游戏、律动、表演等活动中,让学生在 “玩” 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深入研究唱游在小学低年段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对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激发音乐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门槛

兴趣是低年段学生学习音乐的核心驱动力,唱游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形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接触音乐,降低音乐学习的心理门槛。

低年段学生对游戏有着天然的喜爱,唱游将音乐知识与游戏规则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音乐。例如,在学习音符时值时,设计 “音符跳房子” 游戏:在地面画出代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格子,学生根据教师播放的音乐节奏,跳进对应的格子并唱出音符的时值。这种将抽象的乐理知识转化为具象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奔跑、跳跃中理解音乐概念,避免了枯燥的理论讲解。

二、培养基础音乐感知能力,提升音乐素养

音乐感知能力是音乐素养的核心,包括对节奏、旋律、音高、力度等音乐要素的感知。唱游通过多感官参与的活动设计,能帮助低年段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对音乐要素的感知,为其音乐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

在节奏感知方面,唱游中的律动活动能让学生通过身体动作体会节奏的强弱、长短。例如,用拍手、跺脚、点头等动作表现 “强 - 弱- 弱” 的三拍子节奏,学生在重复的动作中感受节奏的规律性;开展 “节奏传递” 游戏,教师用乐器打出一段节奏,学生依次模仿并传递给下一位同学,在互动中强化对节奏的记忆和辨别能力。

对于旋律和音高的感知,唱游中的歌唱与动作结合能起到辅助作用。在学唱上行旋律时,引导学生做向上伸展的动作;学唱下行旋律时,做下蹲或向下摆手的动作,让学生通过身体的高低变化直观感受音高的起伏。在《音阶歌》的教学中,学生一边唱音阶,一边按照音高顺序走上阶梯或跳下台阶,将听觉感知与视觉、动觉体验相结合,加深对旋律走向的理解。

同时,唱游还能培养学生对音乐力度、速度的感知。例如,在 “声音小火车” 游戏中,学生扮演小火车,根据音乐力度的强弱调整脚步的轻重:音乐强时大步快走,音乐弱时小步轻走;根据音乐速度的快慢改变行进速度:快速音乐时快跑,慢速音乐时慢走。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在实践中体会音乐要素的变化,提升音乐感知的敏锐度。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综合能力

唱游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在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创造力、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发展,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社交能力方面,唱游中的集体活动需要学生相互配合、协作完成,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例如,开展 “音乐接力赛”,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给定的音乐主题共同创编一段律动,然后进行接力表演。在创编过程中,学生需要交流想法、分工合作,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并达成共识;在表演时,需要关注同伴的动作和节奏,保持整体的协调性。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学会与人相处,提升社交技能。

唱游为学生提供了创造和表达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在 “声音模仿秀” 游戏中,让学生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雨声、动物叫声)并编成简短的歌谣;在律动创编活动中,鼓励学生根据音乐的感受自由设计动作,如听到欢快的音乐时,有的学生设计转圈动作,有的学生设计拍手跳动作。教师对学生的创意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创新思维。

此外,唱游中的肢体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低年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唱游中的跑、跳、伸展等动作能锻炼其肢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能力。例如,在 “音乐捉迷藏” 游戏中,学生随着音乐的播放四处移动,音乐停止时迅速找到隐蔽处,既能活动身体,又能提升反应能力。这种将音乐学习与体育锻炼相结合的方式,符合低年段学生的成长需求,实现了多方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四、营造愉悦教学氛围,建立积极学习态度

小学低年段学生对学习环境的氛围较为敏感,愉悦的教学氛围能让他们更放松地参与学习,建立积极的音乐学习态度。唱游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和轻松的互动模式,为音乐课堂营造出欢乐、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爱上音乐。

在唱游课堂中,教师不再是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与学生共同游戏、表演,拉近了师生距离。例如,教师和学生一起扮演小动物唱歌跳舞,一起参与音乐竞赛,这种平等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减少了对音乐学习的畏惧感。

同时,唱游中的鼓励性评价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在游戏中准确完成节奏模仿、勇敢展示自己的创编动作时,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你模仿的节奏真准确!”“你的动作真有创意!” 这些积极的反馈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形成 “积极参与 - 获得肯定 - 更主动参与” 的良性循环。

五、结语

唱游在小学低年段音乐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门槛;培养学生的基础音乐感知能力,提升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综合能力;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在低年段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唱游活动,注重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 “唱中学、玩中学、动中学”,真正实现音乐启蒙教育的目标,为其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顾靓 . 小学低段唱游·音乐教学浅描 [J].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23,(05):32+37-38.

[2] 徐梅 .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唱游 [J]. 教育研究与评论 ( 小学教育教学 ),2023,(05):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