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施工监理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的监督与引导

作者

杨奕

重庆桂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私企 身份证号码:513902198803137408

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主要领域之一,其可持续发展转型迫在眉睫。绿色施工理念强调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施工监理作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第三方监督主体,承担着确保绿色施工标准落实的重要职责。本文结合实际案例,系统阐述监理单位在绿色施工中的监督与引导策略,为行业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1、施工监理在绿色施工中的监督职责

1.1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监理单位需在项目启动阶段组织编制《绿色施工监理实施细则》,明确各阶段监理目标与责任分工。例如,在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中,监理团队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绿色施工导则》,将绿色施工目标细化为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等具体指标,并建立“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理员”三级管理体系,确保责任到人。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制定绿色施工专项方案,涵盖扬尘控制、噪声管理、废弃物处理等关键环节,监理单位通过方案审查、过程检查与整改跟踪,形成闭环管理。

1.2 强化环保措施落实监督

2.2.1 扬尘污染控制

监理单位应依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与地方环保法规,对施工现场扬尘实施动态监测。例如,在土方作业阶段,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洒水降尘、覆盖防尘网、设置围挡等措施,确保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 1.5 米。某地铁建设项目中,监理团队通过安装 TSP(总悬浮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实时反馈数据并联动喷淋系统,使扬尘浓度降低 60% 以上。

1.2.2 噪声与振动控制

监理需督促施工单位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合理布局施工场地。例如,将混凝土搅拌机、空气压缩机等高噪声设备远离居民区,并搭建隔音棚。在某住宅小区施工中,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在夜间(22:00 至次日 6:00)禁止使用强噪声设备,并通过分阶段施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最终实现噪声排放达标率 100% 。

1.2.3 水污染控制

监理应监督施工单位建立污水分类处理系统。例如,在某医院建设项目中,监理团队要求施工单位设置三级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经检测达标后回用于洒水降尘;生活污水则通过化粪池与隔油池预处理后接入市政管网。此外,严禁将有毒有害废弃物(如油漆桶、电池)混入建筑垃圾,需交由专业机构处置。

1.3 推动节能与能源利用优化

监理单位需审核施工单位的能源管理计划,优先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例如,在某工业园区项目中,监理团队建议施工单位在临时办公区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满足日常照明与设备用电需求,减少柴油发电机使用时间。同时,要求施工单位选用变频施工机械,如变频塔吊、变频施工电梯,通过调节电机转速降低能耗。据统计,该项目施工期能源消耗较传统项目降低 25% 。

1.4 促进节材与材料资源循环利用

监理应监督施工单位优化材料采购与使用流程。例如,在某桥梁工程中,监理团队要求施工单位采用 BIM 技术进行钢筋下料优化,减少余料产生;对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实施“定型化、工具化”管理,提高重复使用率。此外,推广使用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强钢筋等绿色建材,该项目材料损耗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 15% 。

2、施工监理在绿色施工中的引导策略

2.1 技术创新引导

监理单位应鼓励施工单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绿色施工水平。例如,在某超高层建筑项目中,监理团队引导施工单位应用“爬架 + 铝模”体系,替代传统木模与落地式脚手架,不仅减少木材消耗,还缩短施工周期。同时,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通过工厂化预制构件减少现场湿作业,降低扬尘与废水排放。

2.2 人员培训引导

监理需定期组织绿色施工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环保意识。例如,某市政道路项目监理部每月开展“绿色施工大讲堂”,邀请环保专家讲解扬尘控制、噪声管理等知识,并通过实操演练强化技能。培训后,施工人员主动采取覆盖防尘网、分类存放垃圾等措施的比例提升至 90% 以上。

2.3 激励机制引导

监理单位可建立绿色施工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施工单位给予表彰或经济奖励。例如,在某安置房项目中,监理团队设立“绿色施工流动红旗”,每月评选最优班组并给予 5000 元奖励,同时对违规排放污水的班组处以罚款。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该项目绿色施工措施落实率达 100%。

2.4 信息化管理引导

利用 BIM、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绿色施工动态管理。例如,某综合管廊项目监理部搭建智慧工地平台,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扬尘、噪声、能耗等数据,并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当监测值超标时,系统立即推送预警信息至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负责人,实现问题快速响应。据统计,信息化管理使问题整改效率提升 40% 。

3、案例分析:某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实践

3.1 项目概况

某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总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目标获得 LEED 金级认证。监理单位在项目全周期中实施严格监督与引导,推动绿色施工目标实现。

3.2 监督措施

环保监督:要求施工单位在基坑开挖阶段采用“湿法作业”,配备移动式雾炮机与洒水车,使扬尘浓度控制在 0.5mg/m3 以下。

节能监督: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临时用电专项方案》,要求优先使用节能灯具与变频设备,施工期能耗较同类项目降低 30% 。

节材监督:推广使用铝合金模板与塑料建筑模板,周转次数达 50 次以上,减少木材消耗 2000 立方米。

3.3 引导策略

技术创新:引入“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将混凝土块、砖块破碎后制成再生骨料,用于场地硬化与临时道路铺设,减少外购材料运输成本。

人员培训:组织“绿色施工技能竞赛”,通过实操考核提升施工人员操作规范性,竞赛优胜者获得额外奖金与晋升机会。

信息化管理:利用无人机定期巡查施工现场,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检测裸露土地、未覆盖堆料等问题,并生成整改任务单推送至施工单位。

3.4 实施效果

项目最终获得 LEED 金级认证,施工期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其中,扬尘排放浓度降低 70% ,噪声达标率 100% ,材料重复使用率达 85% ,能源消耗降低 35% ,为行业树立了绿色施工标杆。

结语

施工监理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扮演着“监督者”与“引导者”的双重角色。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强化环保措施落实、推广节能节水技术、优化材料资源利用及加强人员培训,监理单位能够有效推动绿色施工目标的实现。未来,随着 BIM、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监理工作将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助力。

参考文献

[1]论绿色建筑施工方法的重要作用及推行措施.王一;李文帅;吴耀.现代物业(中旬刊),2021(01)

[2]绿色建筑施工的内涵与管理策略分析.田桂平.居舍,2022(33)

[3]绿色建筑工程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孙和平.住宅与房地产,2021(1

[4]智能建筑施工中的通病与监理管控方式.马妮娅.大众标准化,2023(0

[5]建筑施工阶段监理质量的精细化管理.余学彦.中国建材科技,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