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依托种养殖实践活动培养中段学生生命意识的策略研究

作者

王维荣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七小学 830092

引言: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中段学生正处于生命认知形成关键期,通过种养殖实践活动能够直观感受生命孕育、成长、繁衍过程,潜移默化中培养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意识。通过基于中段学生认知特点构建种养殖实践活动体系,探索生命意识培养有效策略,为中段学生生命教育提供实践参考,推动学校生命教育深入开展。

一、中段学生参与种养殖活动基础构建

构建科学合理种养殖实践活动体系,需要考虑中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宜植物和小型动物当做种养对象,植物选择方面可以考虑生长周期较短、观察价值高植物,如樱桃萝卜、五彩椒等,动物选择方面则以安全无害、饲养难度低和互动性强动物为主,比如芦丁鸡、蚕、仓鼠等。需要建立完善种养殖实践场地,包括班级微型种植园、小型动物饲养区等为学生提供直观便捷实践环境,这些场地设计应当注重安全性和实用性,确保学生能够安心进行日常观察和管理工作。制定科学种养殖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步骤和要求,引导学生系统了解植物生长条件和动物生存环境,掌握基本种植技术和养护知识,活动开展前教师应当进行充分准备,包括工具准备、安全教育等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采用分组合作方式,每组负责不同种养对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记录植物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全过程,或动物活动、进食和生长各阶段变化,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生命演变规律。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通过讲述植物故事和开展动物主题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对生命认同感。建立多元评价机制,通过观察记录评价、成果展示评价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参与情况和收获成效,促进学生反思总结并深化对生命特征理解。还可以建立家校联动机制,邀请家长参与种养殖实践指导,共同关注学生生命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并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并编写种养殖实践指导手册,提供详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便于学生查阅参考,提高实践活动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学生系统把握生命特征奠定坚实基础。

二、中段学生在种养殖过程中意识培养

在具体实践中应当强化过程性体验,引导学生定期观察记录种养对象生长状态,包括外形变化、行为特点等,使用图文并茂方式记录观察日志形成连续性生命发展记录,开展系统化养护管理,指导学生按时浇水施肥、调整光照或清理生活环境、提供合理饮食等,通过日常管理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能力和责任感。针对种养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如植物叶片发黄、动物食欲不振等,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查阅资料,寻找解决方案不断优化养护措施,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创设养护反思环节,定期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养护经验和心得体会,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成长环境要素,理解适宜生存环境对生命体发展重要性。

开展情感互动活动,鼓励学生和种养对象建立情感联结如为植物命名、和小动物进行安全互动等,增强情感体验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生命情感,在此基础上组织主题交流活动,如我心中植物朋友故事会、动物健康守护者经验分享等,为学生提供表达平台增强成就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养护方案改进意识,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养护要点,不断调整优化养护措施并建立科学合理养护体系,建立养护档案管理系统,引导学生记录环境变化和生长状态关联性,培养科学实证精神,开展养护成果展示活动,通过班级展览、校园开放日等形式让学生展示养护成果,分享体验感悟并增强成就感从而深化对生命历程体验。

三、中段学生生命意识深化和延伸

开展生命价值探讨活动,通过组织主题讨论、观看纪录片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为环境贡献什么、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何种角色等问题,认识每个生命体存在意义和价值。建立生态系统认知框架,从单个生命体认识拓展至生态系统整体认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生命形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理解生态平衡重要性形成系统性生命观。拓展种养实践领域,将校内种养殖活动延伸至家庭、社区,如组织家庭种植角、社区生态调查等活动,扩大生命教育影响范围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将种养殖实践和语文、美术等学科有机整合,如撰写种养日记、绘制生命周期图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组织环保行动实践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将生命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在实践活动中注重情感熏陶和价值引领,通过情境创设、故事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生命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情感。建立生命教育长效机制,将种养殖实践活动纳入校本课程体系,形成系统化、常态化生命教育模式从而确保生命意识培养持续深入开展。还可以组织生命主题文化节,通过展览、表演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学生种养殖成果从而彰显生命价值,引导学生开展种养殖技术创新尝试,鼓励探索改良养护方法并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进一步深化生命意识。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通过设计系统化种养殖实践活动,构建把握生命特征—体验生命历程—感悟生命价值培养路径,探索出一套适合中段学生生命意识培养有效策略,依托种养殖实践活动能够使抽象生命教育具体化、生活化,帮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形成生命认知,在情感体验中培养生命情感,在实践行动中树立生命责任。这种基于实践体验式学习方式符合中段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生命意识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和敬畏意识,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敏 . 小学班级活动与生命教育相融合的实践研究 [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3(27):17-19.

[2] 接红梅 . 小学阶段生命教育内容初探 [D]. 山东师范大学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