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项目化学习推进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

陈婷婷

沈阳市铁西区勋望小学燕塞湖分校 辽宁省沈阳市 110027

   

引言: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成富有挑战性任务激发学习积极性。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往往存在内容碎片化、学习浅表化等问题难以形成知识体系,制约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将项目化学习理念引入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完整学习场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从构建框架、实施策略、完善机制三方面,深入探讨项目化学习推进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路径。

一、构建项目化学习框架,整合语文单元内容

教师应精心设计项目主题使其既符合单元核心知识点又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围绕四季美景单元设计家乡四季风光摄影展项目,让学生通过采访、摄影、写作等活动全面感受文学作品中描绘季节美景艺术手法。合理规划项目任务群,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将单元内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内容重组为相互关联子任务。如将课文研读转化为文本探究任务,习作训练变为创意写作任务使各项活动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构建资源支持系统,整合教材内外各类学习资源,包括文本材料、音视频资料、实地考察等为项目实施提供丰富支撑。

建立项目成果展示平台通过小组汇报、作品展览、情境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展现学习成果,分享学习经验形成良好互动氛围。通过科学构建项目化学习框架,将原本分散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形成系统化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获得完整语文学习体验。

二、实施项目化学习策略,优化语文单元过程

教师应设计富有挑战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如何用文字记录家乡变迁”,激发探究欲望,这些问题需具备开放性允许多角度思考,带有一定难度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合作学习策略也十分重要,按照异质性原则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分工促进学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交流阅读感受,分享写作经验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创设专家咨询、作品互评等环节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交流能力,探究体验策略也不容忽视,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采访调查等方式获取信息进行知识建构。如学习写景散文时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景物特点,体验作者情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策略,借助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手段来拓展学习空间。学生可利用平板电脑查询资料,使用录音设备采访社区居民,运用剪辑软件制作视频作品,增强学习趣味性,通过多元化项目学习策略实施,破解传统单元教学过程机械刻板问题,构建动态生成、螺旋上升学习模式。

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女娲补天》为例,教师应当设计我国神话故事探秘项目,将《女娲补天》作为核心文本引导学生探究中华民族传统神话世界。项目初始教师设置挑战性问题:为何古人创造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如何反映古人智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组建神话探究小组,每组负责不同任务:文本分析组解读《女娲补天》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资料搜集组查找女娲相关神话传说,比较探究组对比国内外创世神话异同,创意表达组设计神话故事新演绎方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先通过朗读感悟、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女娲补天精神,开展神话探秘之旅,查阅《山海经》等古籍资料,搜集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相关神话故事,了解中华民族远古智慧。然后进行环球神话之旅,比较我国神话与希腊、北欧等地神话异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共同想象力。举办神话嘉年华活动,通过手抄报、泥塑作品、情境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文本知识,更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精髓培养文化自信,锻炼多种语文能力,实现知识、能力、情感多维目标充分体现项目化学习优势。

三、完善项目化学习机制,提升语文单元效果

构建一个多元评价机制改变传统单一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包含自评、互评、师评多维度评价体系,开发评价工具包如项目学习记录单、小组合作评价表、成果展示评分表等全面客观评估学生表现。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关注学生学习进步情况,激励持续努力,健全学习支持机制,针对项目实施不同阶段提供相应学习指导。如项目初期提供任务说明书明确目标要求,实施过程中设置导师时间,解答疑惑,成果展示前组织预展示进行指导修改,建立学习资源库,收集整理各类学习素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构建反思提升机制引导学生对项目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反思,设计反思日记来记录学习心得,组织经验分享会交流学习方法,编制知识地图梳理知识结构。通过反思活动帮助学生内化语文知识形成学习策略,提高认知能力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将项目学习成果应用于实际生活,如编辑班级文学刊物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社区宣传等使语文学习超越课堂限制,拓展社会价值。

以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乌鸦喝水》为例,教师应当设计小动物智慧故事会项目,将学习机制融入教学全过程,评价机制方面教师设计小侦探学习护照,记录学生在项目各阶段表现。阅读环节中采用表情贴纸自评方式,学生贴笑脸表示理解故事,贴疑惑脸表示存有疑问。朗读环节中实施小蜜蜂评价法,同学间互相倾听给予星星奖励,成果展示环节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评价,从创意性、完整性、表达力等方面给予肯定。学习支持机制方面教师准备智慧宝盒,内含《乌鸦喝水》绘本、动物图片卡、相关故事音频等资源设立智慧加油站,提供查字卡片、朗读范例等工具,创设小老师时间让理解较快学生帮助其他同学。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项目化学习是推进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有效途径,为破解传统教学困境提供新思路,通过构建项目框架整合单元内容,实施多元策略优化教学过程,完善评价机制提升教学效果形成完整教学体系。实践证明,项目化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不同年级项目化学习模式差异,深化学科融合路径,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推动项目化学习在语文教学领域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星权 .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路径 [J]. 家长 ,2025,(17):135-137.

[2] 王浩 . 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小学教学研究 ,2025,(01):57-58+62.

[3] 高艳 . 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 ,2021.